第397章 舆论风暴(第2/3页)

刘冕走到了窗边,看着外面的湖光山色,水气氤氲雾色朦胧。

此刻,心情仿佛没有那么抑郁了。假如那个宫女真的能把消息递到外面,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会形成一个什么样的局面呢?

刘冕的嘴角不知不觉的轻轻扬起,脸上漾起了丝略显诡异的微笑。\除了一如既往的沉着、冷峻,仿佛还多了一丝智珠在握地得意。

沦为阶下囚,已经不是第一次了。这一次的待遇仿佛是不错,但时局却比以往哪一次都要凶险。

因为,要对他对手的人,很有可能是皇帝。

可是刘冕却很坚定的认为,自己一定能够成功的趟过这一关。

每次遇险地时候,刘冕坚忍不拔性格都会不停地鞭策自己,给自己信心和勇气。不管是怎么样的绝境和险境,都能智化凶险转危为安。

那些时候,他所能凭借地只是自己的智慧和信心。可是现在,他知道自己多了几张底牌。说得再明白一点,有了一定地实力。

有实力,才有保障。

假如明天那个宫女成功的将消息递出去……神都之内,定然会传得人尽皆知。因为现在的刘冕,可不是当初第一次被迁连到东宫之案的伴读小书生。

他已是堂堂的国公、战功赫赫地民族英雄、充满了传奇色彩为人津津乐道的风云人物。朝堂之上,从阁部宰相到不知事的小官小吏,无人不识刘冕。与他有交情的。更不在少数。就在此前和狄仁杰奉命审查武承嗣与武攸暨一案时,满朝文武至少有一半人曾到他的府上拜过贴子。

虽说这种泛泛之交在关键时刻是根本是靠不住的,但无形之中给刘冕营造了大量的人脉积累了大量的人气。****无形之中,刘冕这个名字在每个朝臣地心中已是根深蒂固。他要是有什么动静,定能引导舆论地风向。

仕族官宦乃至仕人们的舆论,向来是皇帝最为关注和忌惮的。皇帝可以不把皇族国戚放在眼里,但是绝对不能无视为皇权根基提供土壤的仕族。仕族人心一散,皇权就必定不稳。江山也就要面临巨大的危机了。

而在当朝朝臣最有影响力的一些人当中。至少有一半与刘冕有着极深的交情。只说这十人盟之中,就有四位当朝宰相李昭德、黑齿常之、魏元忠和狄仁杰。要是这些宰相带着朝臣施压,就连皇帝也不可能不忌惮。

不管是大唐还是大周,向来便是军政不分家。刘冕的根基在军队,在军界地影响力已时无人能及。岂不是当年刘仁轨给他留下的人脉和黑齿常之替他网罗的诸多关系网,单就刘冕这些年来凭着自己打拼下来的辉煌,都足以震摄整个军界。

当今天下最雄武的两支军队,一支左卫。一支右卫。左卫大军是刘冕亲勋,这已不必多说。七万儿郎无论胡汉,谁不死心塌地的忠于刘冕?平常的口号喊得好听是忠于皇帝忠于朝廷,可是带着他们出身入死打仗的是刘冕,给他们别的军人所没有地荣耀和待遇的,也是刘冕。刘冕在右卫的地位,那就是无人可以撼动和取代的神。

这些,皇帝武则天必然知道。要不然,她怎么会在拘审刘冕之时如此谨慎小心?怕的就是万一闹得右卫军心震怒。*****搞出一阵哗变那也不是没有可能。西京可就在肘腋脏腑之地,这支军队地战斗力又恐怕到令人发指。万一真地闹将起来,谁能平息?

再说左卫,那是与右卫齐名的大周最主要地野战戍卫部队之一。其将领是新近归顺大周的胡将论弓仁。他虽然很少参预政治,可是在军事上却有着高人一等地卓越才能。短短数年。原本跟随在薛怀义手下、那支碌碌无为的公子军。已被他打造成生成活虎的赳赳铁军。与此同时,论弓仁在左卫、在军界的名声也日益升隆。这支军队的忠诚度。也在伴随着战斗力不断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