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八章 风雨将至(上)(第2/4页)

……

大约是从昨天晚上开始,裴俊便病倒了,而且病得不轻,昨天白天崔庆功和王昂的街头火并彻底撕开了他脆弱的权力幕布,最后,他竟眼睁睁地望着崔庆功带着儿子离开了长安,这几天,朝廷的冷清则是用另一种方式嘲笑他的权威,不仅是从三品,几乎五品以上的官员都提前几天回家过新年了,也包括了众多裴党中人,他们不仅仅是对公务的懈怠,更多的是表达对他裴俊独揽大权的不满,法不责众,面对朝廷运作的停顿,裴俊束手无策,对面江淮大军的异常调动,裴俊除了警告之外还是警告,在内忧外困的煎熬下,裴俊终于病倒了。

房间里很安静,弥漫着浓浓的药味,裴俊疲惫地般躺在床榻上,脸颊深陷、双目紧闭,这些天他一直在考虑朝中乱象出现的根源,似乎所有的人都在反对他大权独握,权力集中本身并没有什么错,几百年、几千年来权力便一直集中在少数人手中,那为什么几百年的政治传统到了他这里都出现了岌岌可危的形势呢?

应该说他很清楚问题出在哪里,说道底还是一个权力分配的问题,君权、各个利益集团、地方利益与朝廷利益,当这种利益博弈失去平衡时,各种隐藏的矛盾与危机便骤然爆发了。

“父亲!”身旁传来裴明耀的声音,打断了裴俊的思路,他微微睁开眼问道:“他走了吗?”

“走了,但他扬言若父亲不扣留崔庆功,他就立即返回襄阳。”

“不知大局的蠢货!”裴俊睁开眼低低地骂了一声,从前张若镐就曾经对他说过,王昂此人是一只守户之犬,他整天所思所想就是如何保住他的两亩三分地,从来不会考虑大局如何,现在看来确实是这样,自己为他平息崔庆功的发难,他非但不知感激,反而变本加厉地来逼迫自己。

“你有没有告诉他,一旦崔庆功出事,江淮局势将立即恶化?还有我在南阳驻军八万,就是为了防止崔庆功进攻襄阳,他不知道吗?”

“孩儿告诉他了,可他情绪激动,根本就听不进去。”迟疑一下,裴明耀又小心翼翼道:“父亲,孩儿有一个想法,不知父亲可愿意听?”

裴俊瞥了他一眼,不悦地说道:“你不是一向自诩能独断大事吗?怎么现在又吞吞吐吐了。”

“是!孩儿在想,其实将崔庆功扣留甚至杀了也未必不可,就算他手下各自造反,也是力量分散,我们可逐一击破,索性一举解决这个江淮毒瘤,岂不是一劳永逸?”

“那李希烈、那李怀先呢?也是逐一击破吗?崔庆功手下造反,你又有多大的把握全部歼灭,你可了解他的兵力状态,他的手下大将谁掌握了多少兵、你又了解多少?江淮若被兵灾所乱,那对我大唐又意味着什么?”

裴俊越说越有点激动了,他坐直了身子盯着裴明耀声色俱厉道:“如果把他们杀掉就能解决问题,那我为何不杀掉张焕?不杀掉朱泚!你可知道朝中的拮据,能调动多少军队,裴给事中,事情不是你想的那么简单!”

父亲的严厉吓得裴明耀跪倒在地,他连连磕头,“孩儿知错,请父亲息怒,请父亲保住身体!”

裴俊胸膛剧烈起伏,他摇了摇头、失望地看着裴明耀,他并不要求儿子能和自己一样事事考虑大局,关键是他没有一种体恤百姓之心,安史之乱后大唐羸弱到了极点,好容易经过十几年休养生息,国力开始逐渐恢复,尤其是江淮一带是朝廷的钱粮基地,维系着整个大唐的生存,崔庆功虽然横蛮,但他毕竟是世家出身,最多是想一方称王,而没有吞并大唐的野心,也没有驱逐地方官,割据半壁江山,但他的手下大将却是个个桀骜不逊,谯县的周礼、许昌的田明真、舞阳的杨浩、符离的马大维,哪个不是手握数万军队,野心勃勃地欲效仿李怀先、李希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