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合归一 第一百六十二章(第4/7页)

“陛下,国家大事,非同儿戏,动则千万条人命,此人年纪甚幼,难堪 大任啊!”

“陛下,此人面孔生分,从未见过,东南行省这样重要的官职,他有何 资历,有何能力,有何资格登上总督之位?”

“陛下,前车之鉴犹在眼前,先祖教训尚在耳边,东南重地,必须交给 亲信之人,非皇亲国戚不能为之啊!”

“陛下,此人来历不明,年纪尚幼,难以服众。”

“陛下乃一代明君,就该体恤民情,不能偏听偏信,一意孤行,寒了满 朝文武百官的心啊!“

......

“够了!”楚离冷哼一声,说道:“朕既然任命夏青,对一切事情就己 经有所考虑,难道朕在你们眼里,就是一个昏君不成?”

下面顿时雅雀无声,但看众人脸色,显然不以为然,楚离看了眼青夏, 说道:“夏青,你来说说。”

青夏一身白色儒衫,别样的丰神玉郎、俊逸潇洒,站起身来淡淡一笑, 侃侃而谈道:“多谢陛下信任,臣不胜惶恐,知遇之恩,粉身碎骨难以报答 ,臣必当竭尽所能,全力而为。但不知各位大人,除了因为在下年纪小和没 有资历外,还有什么要反对的呢?”

工部督造彭云坤冷哼一声,沉声说道:“方才东方大人己经说的很明白 ,非德才兼备德高望重兼且了解东齐民风商贸海盐之人难以担当大人,你在 殿外,就没听到吗?”

满朝文武顿时嗡嗡声响,无不在小声的攻讦,就连南楚百官,一时间也 和东齐大臣成了一条战线。楚皇登位之后愿意启用年轻人,但是对朝中老臣 一直还算尊敬,如今东南行省这样大的事情,竟然要委任这样一个年纪轻轻 的人,各位大人解说一二。

“东方大人所言虽然精辟,但是难免有些偏颇。总结来说,大人的意思 就是说东南行省管辖土地广阔,总督一职兼具赋税、纳粮、征兵、戎边、剿 赋、通商、制盐、监察百官的职责,麾下官员繁杂,非德高望重的东齐老臣 不能威慑。除了你口中所说的南楚大司马明远先生,就也只有您东方大司马 能够胜任了。可是依在下所看,所谓的德高望重,实在并不重要。大家都知 道,陛下在初登帝位的时候,是怎样一番光景,年纪尚轻不说,国内更是势 力繁杂。当初不独独是南楚大臣,就连其他三国的国主百官,也无人看好。 但是只不过区区七年光景,南楚就己经打开国门,将边境向南绵延三千多里 ,更吞并东齐,在东齐的荣华宫乾安殿内议政,一跃成为大陆第一强国,此 事何解?”

东方礼顿时哑口无言,心下却在暗骂这后生狡猾奸邪,竟然把矛头直指 楚皇,这时谁若是出言反对,登时等于是公然反对楚离。

青夏一笑,一拂衣袖,继续说道:“可见,能不能办好差事,和是不是 德高望重,有没有一把胡子在下巴上,并没有什么相干。再者,大人所说, 东南土地广阔,事务繁杂,非干吏难以胜任。怎不去想想,历朝历代文治武 功卓越的大帝,所管辖的领土,无不大过东南沿海一代。各位皇帝们登位之 初,又有哪个曾经有过经验,但是只要知道知人善用,事事就不必亲力亲为 ,大有大管,小有小管,在下虽然不敢比作帝王之才,但是在各位大人的辅 佐下,管理区区一方行省,还是绰绰有余的。”

“哼,胡吹大气,你有何能耐和政见,能在东齐满目疮痍的土地上,建立 起繁华治世?东南商贸立国,你又认得几个大商户呢?”于贤冷笑一声,不 屑的说道。

青夏淡淡一笑,说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只要价钱公道,有利可 谋,我就不信那些商人只认得你于贤大人,不认得我这个新任总督吗?”

“得民心者自然震慑百姓,统筹全局,你一个无根无凭、名不见经传的稚 弱孩童,谁肯相信于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