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卷(第7/12页)

黄巢命令部队在桂州(今广西桂林)大造舟筏,带领起义军顺湘江北上进入湖南,一路顺利,经过永州(今湖南零陵)、衡州(今湖南衡阳),来到湖南军政中心潭州(今湖南长沙)。湖南观察使李系听说黄巢来做客,吓的闭门不出,任凭黄巢软硬兼施,就是不敢出来。黄巢耐心用完了,下令猛攻长沙,和广州一样,一天的功夫就拿下潭州。不过李系的命比李迢好,他拼命逃了出来,狂奔到朗州(今湖南常德)。

黄巢得手之手,立刻率大军直进江陵,对外号称雄兵五十万。驻守江陵的荆南节度使王铎手下兵力不足万人,自知不是黄巢的对手,便让部将刘汉宏守江陵,对刘汉宏说我要去襄阳会合山南东道节度使刘巨容,然后再回来救你,说完就溜了。

王铎哪知道刘汉宏比他还要狡猾,刘汉宏见王铎走后,率领三千多老弱残兵做了强盗,纵兵大掠江陵,然后开门狂逃,留下一座空城送给黄巢。江陵的老百姓被刘汉宏这一折腾,纷纷逃进山里,但这时正逢大雪,冻死无数(真是兴、百姓苦;亡、百姓苦!)。黄巢不费吹灰之力进入江陵,因为江陵没有物资给养,呆着也没多大意义。黄巢军沿着王铎的“会合”路线来到襄阳,准备大干一场。

没想到驻守襄阳的山南东道节度使刘巨容非常厉害,早就算定黄巢要来,就在城外山林中埋伏下重兵。然后让江西招讨使曹全晟率骑兵引诱起义军,诈败而走,义军不知是计,紧紧追赶,来到山林中,正中了刘巨容的埋伏。起义军损失重大,死者数万,黄巢和尚让被迫回辙,刘巨容紧追不舍,一直赶到江陵,黄巢无奈,率众渡江东去。

唐军将领请求继续追击黄巢,刘巨容却说:“你们这些人蠢到家了,也不想想,现在朝廷昏愦无能,宦官用事。现在用着我们,就让我们去和反贼作战,一旦用不着,我们连宦官养的一条狗都不如。还是留着黄巢作乱,这样以后朝廷还得用我们,只要我们还有利用价值,朝廷就不敢把我们怎么样。”要说刘巨容也够滑头的,为朝廷(实际上是为太监们)卖命,不如自个保存实力,以后在乱世中有立身的本钱。刘巨容的这种心态正是割据军阀的心理写照:给别人卖命不如给自己卖命。

乾符六年年底,黄巢带领起义军转战江东,由于江东的贫苦百姓受尽了以唐朝皇帝为首的大地主阶级的残酷剥削和压迫,广大人民挣扎在死亡线上。黄巢大军渡江作战,老百姓纷纷拥护起义军,让子弟参加义军,和腐败无能的唐朝进行坚决的阶级斗争。数月间,起义军连克饶州(今江西鄱阳)、信州(今江西上饶)、池州(今安徽贵池)、宣州(今安徽宣城)、歙州(今安徽歙县)、浙东重镇杭州等十余州,这时起义军的人数已经超过了二十万(这就是人民的力量!)。

唐朝的统治已经腐烂不堪,当年唐太宗皇帝“天可汗”的盛世气象早就不见了踪影。到了唐僖宗时,局面更是混乱至极,起来和唐朝斗争的也不仅是被统治阶级剥削压迫的贫苦农民,统治阶级内部也在争权夺利、勾心斗角。甚至唐武宣之际相对平稳的边境也开始出现反抗唐朝的力量,除了西南的南诏屡向唐朝挑衅,北方还有一股势力也向唐朝示威,谁呢?就是前面提到的李克用。

李克用自从参加平定庞勋兵变有功,唐朝封他为云中牙将,后来升为云中守捉使。要说唐末五代枭雄无数,真正能让后世认同的不多,李克用便是一个。李克用驻守蔚州,他看到天下大乱,唐朝已经是强弩之末,也准备在乱世大干一票,他招兵买马,暗中增强实力。

李克用手下的将领李尽忠、康君立、李存璋等人也想趁乱世做番事业,他们联系李克用准备起事。正巧这时,代北一带发生饥荒,而唐朝的大同防御史史段文楚却苛扣军队给养,士兵怨气冲天。李尽忠得知情况后,便派康君立前去蔚州说服李克用起兵,干掉段文楚。李克用刚开始有些犹豫,后来觉得机会难得,便同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