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一六章 意料之外 野心何来(第3/6页)

这种通过经济来控制地方的办法,李孟在私盐的买卖上有所应用,却被灵山商行给学了去。

在最开始的时候,这李振海心中并不服气,总是打算隐忍,等到有机会的时候再作打算。

归德府和开封府紧邻,这消息也是流传的破快,等到传来李孟两万兵大破闯贼十万兵的消息之后,李振海当即是全无异心。

陆路的消息总是比水路稍微快些,在李孟的山东兵马坐船南下的时候,赵皮寨渡口前面官道,两侧那被架起钉死的几千名左军士兵,这事情也是传到了李振海的耳中。

闯王、左良玉,这可都是李振海需要仰望的存在,却被李孟手下的山东兵马如此的打败,这个结局让李振海的异心全消,战战兢兢。

眼下对他最重要的事情不是保住自己的实力,而是保住自己的性命,他现在才知道,山东要想对付他,就好像是捏死一只蚂蚁一般。

所以在李孟回师山东的半路上,李振海就急忙的跟灵山商行说自己想要投诚招安,不过却不是跟归德府,而是向山东总兵投诚。

先不说一名流贼的头领想要招安居然是和商行联系,这件事实在是荒唐,不过双方却都是觉得理所当然,立刻是快马沿着黄河和漕运追了过去,很快就是联系到了在船上的李孟。

李振海,招安之后,应该是叫做贾大山,他的势力虽然说对胶州营微不足道,灵山商行的文报李孟看过,贾大山手下号称是兵马万余,但编练之后,能达到胶州营普通士兵标准的不过千余人,也就是个营的规模。

这样的实力,胶州营在山东招兵,几个时辰之内就能从一个屯田田庄中召集起来,但贾大山在归德府毕竟是豪族,有他的投诚,说明归德府已经是完全的进入了自己的控制之中,在河南这种复杂的形势下,有这么个前出的桥头堡,极为的重要。

李孟对自己的属下很满意,他曾经提过,大军行动倚靠水运,山东兵马去往四方,所倚靠的无非是漕运还有长江和黄河,同时也要防备对方从这些地方杀过来,控制住归德府,正好是掐住从黄河入山东和两淮的道路,所以这归德府应该想办法控制才是。

他这句命令下完,本以为是等待归德府生乱,山东兵马借平乱之名进入,就如同现在的两淮之地,谁想到灵山商行和屯田田庄居然不动刀兵,用这经济之法就办成了这件事,实在是让人惊喜。

贾大山比李孟早一日到达了济宁州,贾大山也是河南豪强,算见过市面的角色,但来到这济宁州之后还是感慨了下,河南如此的纷乱,山东却这般的太平,济宁州更是繁华富庶的有些不像话。

同是大明的天下,为什么这山东有如乐土,而这河南地有如地狱,真是让人不平衡,贾大山和灵山商行还有屯田田庄打交道的字数颇多,也隐约听他们说道,在这山东地面上,什么巡抚、布政使,甚至那些藩王统统是不作数的,唯一说话管用的就是他们总兵李大帅。

贾大山常想,若是自己向着这位李孟投降,招安之后,这归德府能不能变成自己进入山东之后所看到的样子。

毕竟自从屯田田庄在归德府设立,纷乱的地方上已经是安宁了许多。

想想第二天就要见到李孟,这贾大山心中还真是有些不安,第二天一早就有人过来领着他去清军厅那边等待,这里原来是济宁卫的衙门,后来裁撤,等到胶州营的兵马驻扎过来,就把这里当作了官厅。

在偏房等了两个时辰,那边就说是李大帅到了,贾大山连忙和过来招呼的亲卫一同前往,走在清军厅的走廊之中,贾大山突然间有些心灰意冷,他今年四十多岁的年纪,也该是回家好好过日子,何必又那么多的想法,乱世之中能有个太平已经不容易,再奢求其他未免太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