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一三章 西门宣胜 欲害不能(第7/7页)

年纪大些的主事眼睛一瞪,开口低声喝道:

“你糊涂啊,尚书大人那边催着咱们出结果,只要是给他们挑出了一个错处,总归就给上面个台阶下,还磨蹭,磨蹭着就把咱们的乌纱磨蹭掉了,钱老二,你快去城内兵部衙门叫人,让他们快些去南城停军场点验首级。”

那边一名小吏连忙的答应一声,急匆匆朝着拴马的地方跑去,这名主事咬咬牙,自言自语的说道:

“几万首级,就不信没有杀良冒功的!”

临近年关,按照从前的规矩,现在各个部司衙门就要封门休息了,可今年都是腊月二十八还要奔波忙碌,谁都是满心的不情愿,火大的很。

听到城外点验需要帮手,在兵部衙门的那些官吏都是磨磨蹭蹭的,结果折腾了将近一个时辰,这些官吏才乘车乘马的赶了过去,算算时间,最多也就是再点检一个时辰不到,天就要黑了,城门也要关闭。

拉着鞑虏首级的大车都已经是到了城南的停军场,那边是用来停靠大队人马用的空场,这么多大车停靠在那里,倒也是停靠的开。

官吏们过去,倒是有人惊讶,这山东好大的气派,这么多车马,人和驮马的吃用就是好大一笔花费,他们真支撑的起,而且没有人注意到这个细节,尽管这山东兵马和京中少有来往,可却有人帮着他们联系在停军场附近的食宿和草料补给,各方面都没有一点的不方便。

耽误了一个多时辰,果然是有麻烦,一去停军场,却看到那边聚集着不少人,有些是看热闹的平民百姓,这倒罢了,但这些人里面不少的穿着打扮,明显是京中大富大贵的豪门家奴甚至是子弟。

点验首级这种事情,怎么还聚集了这么多的闲杂人等,几名主事互相推诿一番之后,派人过去驱赶劝人,谁想到却有那勋贵府上的豪奴理直气壮的说道:

“我们家大老爷说了,你们兵部最喜欢在暗处搞些小动作,敲诈咱们大明的这些英雄,今日间,就是派人来盯着。”

其余那些富贵人家的代表也都是一般的口径,平民百姓们都是在边上起哄鼓噪,兵部的官吏们吐血的心思都有,这到底是那出跟那出啊,朝廷上的意思是什么,怎么这些勋贵却是这番的举动。

不过这些勋贵们在崇祯朝以来,虽然依旧是受到优待,可却愈发的远离政治生活,结果这些世代尊荣的贵族们行事却渐渐的有些随心所欲,他们和大明荣辱与共,对鞑虏深恶痛绝,同时也对朝廷中的文臣们反感异常,心想就是因为这些空谈的文人,才让勋贵们的地位愈发的底下。

城外发生的这些事情,迅速的传遍了京师中的勋贵各府,众人为这山东兵马的大胜叫好激动,但也有人把百姓们散去之后,兵部官吏的言语禀报上去,这些豪门的奴仆可不好糊弄,就有那头脑发热的勋贵人家觉得这山东兵马搞不好要被这兵部的小人们坑了,也不知道谁在其中带头,结果就有了这种场面。

看到这样的场面,兵部过来点验首级的官吏差役们都是明白如何,当然不敢作假,只得是苦着脸的检查,按照山东提供的文册“女真鞑虏首级多少,蒙古鞑虏首级多少,汉军首级多少,朝鲜首级多少”。

就这么检查到天黑时分,甚至连刑部和顺天府还有锦衣卫的仵作都赶过来这边帮忙,也不知道谁哀叹了一声:

“这山东,怎么一点假也没有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