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三四章 大火并 又得子(第3/8页)

直到最后局势明朗,这才是定下心来和官兵作战,这种种作为无不说明他是个反复之辈,却不说当时十八骑之中还有人琢磨着去投靠官兵,图个招安的富贵日子。

牛金星这封信送来,才在大元帅府内商议,谁想到郝摇旗也是派人送来了一封信,这封信居然也是罗汝才和左良玉之间的通信,要说是伪造诬告,总不可能是这么多人都不约而同的缴获信笺。

诚然,左良玉也有可能是效仿河南巡抚李仙风的故事,也是过来写信挑拨离间,不过现在对闯营和曹操营,或许也是需要这么一个挑拨离间,撕破脸火并的理由。

在这两封信之后,襄京的局势看着依旧是很平静,不过“奉天倡义文武大元帅”和“代天抚民威德大将军”两个人再一次私议中却吵了起来,李自成今后的战略已经是确定,就是借助河洛之地为基础,积蓄力量,图谋天下,而罗汝才却觉得手下雄兵十万,大明兵马不堪一击,除却山东一省,天下间那里都可以去。

这湖广是好地方,那江南之地据说更好,曹操在这次的私议上笑谈,说是江南美女多,老罗还没有享受到这南国温柔,在这个湖广、河南之地呆一辈子有什么意思,罗汝才有勇气,有谋略,又有可战的部队,不过却没有什么大志向。

私议的这番话却终于是让李自成愤怒了,闯王直接就是拍案而起,指着罗汝才痛骂,真真是酒色之徒、胸无大志。

双方都已经是这般地位,罗汝才当然容不下被闯王这般呵斥,也是拍案而起,怒骂说道,你我本是陕西贫户,借此乱局趁势而起,能有如今的局面已经是八代积德,要是在奢望其他,老天都要不答应。

这罗汝才的确是没有什么野心,估计方才这句话也是他的真实想法,末了罗汝才冷笑着说了一句“酒色之徒又如何,高杰又不曾领着咱的浑家走”,这番话说完,李自成面沉似水,但李双喜和身边的卫士却都是把刀剑抽了出来,罗汝才带着的两位太保也是毫不客气,拔出兵器准备开打。

高杰从前是李自成部下大将,但却和李自成的夫人邢氏私通,并且在几年前伙同邢氏投降了官军,并且导致了一场大败,目前这位高杰正在陕西担任副总兵,手中也有将近三万的兵马,也算是官军中有实力的大将。

被部下给带了绿帽子,并且目前还对对方无计可施,这是李自成的奇耻大辱,自然不愿意让人提起,今日这罗汝才提起,这可就是当面揭人错处,最是不留情面的下作行为。

其实,从双方私会的规格就能看出问题了,自从河南被人离间之后,双方相会不得在任何一方的营区,所带护卫卫士的人数必须相等,而且每次相会,双方都有部队要进行动员,彼此提防到了这样的地步。

这次的私议上尽管是剑拔弩张,可李自成还是喝止了双方的争斗,罗汝才也是托辞自己喝多了,酒后失言,这件事就这么揭了过去。

不过双方散去后,罗汝才却开始调动自己的兵马,倒不是要立刻开战,而是要把曹操军的驻扎区域和闯营的驻扎区域分开,便于自行其事。

罗汝才的确是胸无大志之辈,而且对李自成也没有什么提防,他把兵马调动开之后,就明确的和李自成提出,他想要领兵去往江西一带,自行发展,互为奥援。罗汝才提出来这个的确是有先例,比如说大顺成立的时候,占领武昌的张献忠派人来祝贺,李自成和张献忠的使者约定,双方互为奥援,彼此呼应。

既然张献忠能如此,罗汝才觉得自己也可以这么办,自己目前的实力不比张献忠弱,既然张献忠能别具一格,为什么自己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