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三五章 大势之前 还能如何(第4/5页)

在大明的十几个省中,河南一直是要比山东富庶的,这些十几年的功夫,山东怎么就能够富庶成这个样子,怎么就可以这么迅速从容的调集大批物资,并且这么迅速的调集船只送过来。

开封城内的富户平民得脱大难之后,的确想要花钱享受狂欢,各个商铺也想趁这个机会发财,这些都没有什么其余的目的,但开封城内的有心人却能从其中看到什么。

李孟对开封城的要求,在二月的时候朝廷还没有正式的回复,可这个风声在崇祯十五年的十二月就已经传到了开封城。

开封这边的文武官员,贫富百姓可都是知道那山东李大帅的威风,尽管朝廷没有答复,可大家都知道结果恐怕就是和传闻一样。

黄河北岸还在朝廷的掌控之中,开封城中的勋贵、官员、百姓都还有机会站队,决定自己何去何从,自从流民联军撤围之后,城内有身份站队,或者自以为有身份站队的人除却狂欢之外,都在琢磨着接下来该站到那一边去。

二月二十,在黄河渡口这边,持续了十几天的热闹还没有衰减的迹象,现在不光是看这黄河上的船队规模了。

经常有什么西洋玩意,塞外的特产还有江南的女子从船上下来,这些新鲜事物真是让中州百姓看得眉开眼笑,现在开封城内的百姓闲人们都是养成了个习惯,就是每日清早出城,就在码头卸货的周围看光景,等晚上回去,这可是大好的谈资。

来看热闹的人多,又有些卖零食和饭食的小摊贩跟着凑过来,开封城被围这么长时间,城内很有些人失却生计。

原本周王和官府花钱募集青壮守城还能赚得几文糊口,现如今变得太平,连这个钱也是拿不到了,城外的大批货物到来,因为各色货物批量很大,船只都要往返装运,船上的劳力一般不足。

就需要开封城内的各个商铺提供大批的装卸和脚夫,开封城内的这些闲散劳力自然也是得到了去处,若是外人来到这渡口,看到这种热闹景象,肯定会以为有半座开封城搬到了外面来。

底层的人们为了看热闹,有了生计着落高兴,上层的人们则是恢复了从前风雅享受的习惯。

比如说靠在黄河边上的一座荒废许久的酒楼,又是重新营业,这酒楼没有毁于围城的兵灾之中,的确是个奇迹,传说流民的头领和那山东的李二郎也是要在这酒楼上好好休息看看风景。

这种种的传闻更是让这重新开业的酒楼生意兴隆,尽管那菜还是黄河鲤鱼,可价钱居然比开封城内的最好的酒楼都贵,有传闻这酒楼是河南巡按高名衡的小舅子做东家,当然能安安稳稳的发财。

对有钱人来说,贵就贵了,也不差这几个钱,所以这酒楼二楼雅座的位置从来都是供不应求,楼下经常有车马等候。

今日间风和日丽,应该有更多的富贵闲人出城饮宴,可这酒楼的二楼却是空荡荡的,只有一名穿着长衫的文人站在临河的窗口后面,面无表情的注视着渡口的熙熙攘攘,还有河上的物资洪流。

二楼上就他一个人,在楼梯口只有一名家仆打扮的老人,事实上这个酒楼的掌柜、伙计、厨子都被赶出了酒楼,楼下也有几个面色冷漠,待人毫不客气的家丁,开封城内来这酒楼的富贵子弟都是被丝毫不留情面的挡了回去,这些被挡回去的人却都不敢说什么,乖乖的离开。

从早晨到中午,这位中年人已经是在窗户后面看了两个时辰,就是那么呆呆的站着,直到他被楼下的喧闹惊醒。

“你们可知道谁在上面,不要自找没趣,快些出去,快些出去!!”

“狗杀才,瞎了你的眼睛,居然敢这么说话,要是不想挨刀,就快些从老子面前滚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