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2章 兴旺的海州港(第2/3页)

铁场和火器工场已经足够重要,何况在这边还有一处船厂,修缮往来海船,同时为赵字营制造舰船,火器工场生产出的火炮也会送到船厂这边,看看如何安放在船上,不过福船和广船都没办法在夹板那边安置火炮,只能放在甲板上。

船厂的匠人们觉得这边收入生活都很惬意,难得有这么敬重工匠和劳力的地方,可这里太麻烦,那位东家的奇思妙想太多,总让大家尝试这个尝试那个,耽误了正经做活的工夫,而且船匠们私下议论,都说这东家搞不好是去过南洋之类的地方,见识过番鬼的大船,那些妙想天开的点子,细想都和番鬼的船有关。

番鬼和大明造船完全不是一个路子,就算能多少想明白些,想要应用也是很难,所以就这么一直麻烦着,不过在这边有个好处,好木料不缺,大木料也不缺,有这两个,就可以造大船,福船广船下水的已经不少。

港口商贸、淮盐贸易、铁器铸造、造船木场,还要收拢辽民,还要作为商队的中转补给所在,这么重要的港口,石满强亲率兵马坐镇也就不奇怪了。

赵字营在这海州港也是下了大本钱,不光是物资和护卫,人力物力都是毫不吝惜,大量招募来的丁壮,本地田庄的庄丁,都在这港口周围忙碌不停,很多海船在蛤蜊湾卸货之后,还要装上漕运和水运来的物料北上海州港卸下,这都是要花费大本钱的。

尽管建设的时间并不长,可在任何一个海上人看来,这海州港口都是完备的很,泊位码头齐整,卸货装货方便,然后这里也不用担心什么海盗和外敌,因为这海州港已经武装到牙齿了。

在港口码头的要点高处上都有炮台,厚重石块遮蔽紧密,火炮威力巨大,移动灵活,无论是港口泊位内的船只,还是想要进入这个港口的船只,都在火炮射程覆盖之内,当炮台建成后,火炮试射过不止一次,每一次都让船主水手们觉得有安全感,大家都是来做生意,这样的地方才能安心睡觉赚钱。

而且船主水手们在这里都觉得受尊敬,提什么意见看法,没有人轻视蔑视,如果正确立刻会得到施行,而且还会给予奖励,比如说在港口高处新起的两座塔楼,在天色晦暗的时候,上面总会燃起大火,为还没有进港的人引路,而平时,这塔楼就是瞭望周围海面的望台。

后来又在这塔楼上加了一层熟铁和木料组成的架子,上面有个带罩子的灯罩,下面则是挂着大钟,用来报时和发信,去过澳门和南洋,见过洋人房屋和教堂模样的水手们提出了这个建议,这个的确方便,很快就得到了应用。

长江以北区域的开放港口,而且还是足够完备的开放海港很罕见,海州港建成之后,尽管李家大帮和余家都严加保密,但有意无意之间消息还是流传出去,开始有外来的船只在这边停靠补给,甚至进行贸易。

对这样的第三方船只,徐州的态度是很欢迎的,以海州港的防务加上第二旅的力量,真不必担心什么海盗来袭,在保证李家和余家优先权的情况下都是对外开放,只是要求外来船只严格按照这边的规矩行事。

海上船工水手大都无法无天,有人上岸之后就忘了告诫,滋事胡闹,然后在港口附近就竖起了一排架子,闹事的水手们被抓起来吊死在上面,然后任由海鸟啄食,在那里警示着来来往往的船只,也有人闹事伤人之后逃的快,上船扬帆起航,连李家和余家的船都没来得及堵住。

不过在港口内扬帆起航的话也快不起来,直接就被炮台上的火炮打沉,没几次之后,海州港口以及周边就成了路不拾遗,人人有礼的圣贤治下。

外来船只刚到这海州港之后都会被惊吓两次,一次是这里居然有这么完备上好的海港,另一次则是这港口距离东海千户所居然这么近,那千户所在海州港口外的大岛上,那岛屿和陆地处于半相连的状态,退潮时候人可以步行从岛屿到陆地上,这千户所也有自己的水师,虽说海商们不怕官军,可离着这么近总归不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