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1章 太子的心思(第2/4页)

“不知道在金议政眼里,这恢复纲纪之恩,和大明万历帝之恩,到底哪一边更重呢?”太子淡然问。

他的声音很轻,但是在金荩国听来却犹如雷鸣。

太子能够当他面问出这句话来,这不啻是在表示中朝目前还对高丽有所疑忌,而现在寄人篱下的高丽朝廷,最怕的也就是中朝有所疑忌。

大明出兵驱逐倭寇,是拯救高丽于水火当中,可谓是再造之恩,而且大明事后也不挟恩压榨高丽,反而自行承担了出兵的军费;而大汉对高丽有什么恩呢?他们不过是借着恢复纲纪的名义行废立之事而已,即使他们不这么做高丽的国祚也还会继续绵延下去,而且大汉还以恩人自居,派驻使团横行霸道,惹得到处民怨沸腾,这两边的恩又怎么能够相提并论?

尽管如果没有大汉,现在高丽就是李倧和西人党在位,金荩国未必会有出头的机会,更加不可能当上如今的领议政大臣,可是他还是对中朝毫不感恩,反倒怀恋大明。

然而,这种话他是绝对不敢对中朝太子明说的。

“这两次都是大恩,都是让我国国祚得以延续,实在难以比较……国主和臣等都心中感恩,深谢天朝。”金荩国压抑着心里的愤怒低声回答,“不过,在臣看来,若没有大汉出兵相救,如今臣等还不得不委身事于伪君,所以还是大汉对臣等的恩义要更加高一些。”

“原来如此。”太子再度点了点头。

他躲躲闪闪,就是不肯说出大汉比大明更好的话来,纵使虚词掩饰,实际上的态度也就昭然若揭了。从金荩国的态度当中,他已经看出来了,如果使团团长施高艺所说,在高丽的君臣当中,确实存在着一股怀恋前明、怨恨大汉的情绪。就是金荩国这种在大汉手里得到了莫大好处、以至于成为首席辅政大臣的人,也对大汉没有多少好感,那高丽一般的士民当中,大汉究竟是个什么形象,也就不言而喻了。

太子不由得对此有些忧心起来。

虽然作为大汉的太子,他觉得自己并没有义务要讨高丽的君臣士民欢心,但是高丽毕竟是大汉的藩属,而且他之后也要在高丽呆上很长一段时间,需要高丽上下的配合,如果他们对大汉满心怨气的话,那实在是对他不利,对大汉的形象也不利。

两个人之间各怀着不同的心思,一下子房间内陷入到了沉默当中,有些冷场了。

眼见这两个人态度都变得如此奇怪,后面的高丽使臣和大汉的官员们都面面相觑,但是谁也不敢窃窃私语。

“殿下?可是身体疲乏?”廖辉心里知道不对,连忙又凑到了太子的身边,企图打开突然的僵局。“午宴已经大体就要准备好了,等下就可以开宴了……殿下要不要先休息一下?”

“我没事,不用休息。”太子这时候终于反应了过来,重新看向了金荩国,“金议政,我有些事想要再和你谈谈,不知道现在议政还有其他要事要办吗?”

“但凭殿下差遣,臣现在只有迎奉太子殿下一件差事。”金荩国连忙回答。

“好。”太子又看向了廖辉,“廖统制,官衙里面有清净一些的房间吗?”

廖辉颇为为难地皱了皱眉头,太子一到官衙内,连话都没说几句就丢下一大群两国官员,独自和高丽领议政商谈,看上去于礼不合,也难免惹人猜疑。

不过,他也知道太子殿下的心愿就是不可违背的任务,所以也没有劝阻。“官衙里面有几间僻静的房子,殿下若是要和金议政密谈,臣可以带路过去。”

“那好,请带我过去吧。”太子点了点头,然后突然又加上一句,“把施高艺施团长也叫进来。”

“是。”廖辉躬身领命。

中朝太子要施高艺陪同密谈?这可绝不是什么好兆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