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二九章 后会无期(第2/2页)

可是现在的结果简直让人想都不敢想,真不知道辽使为什么起了头挑衅,却又很快的妥协,白白的来了这么一遭,真教人百思不得其解。

赵祯很快便以自己的名义写了信,将这几条答复罗列其中。

当然以赵祯的性格,他还是要说一些好话的,历数两国友好的历史,大谈两国交好的好处,最后再和辽兴宗耶律宗真称兄道弟的打了一番哈哈,这才盖了大印,交予富弼保管。

次日一早,赵祯在大殿之上接见辽使,命富弼将亲笔信交给萧特末转交给耶律宗真;为了安抚空手而回的辽使,赵祯赏赐了些钱物,又备了厚礼让萧特末转呈辽主,并殷切挽留辽使在汴梁多住几日,看看风景。

萧特末归心似箭,哪还有闲心在汴梁城闲逛,当即提出告辞归国;赵祯于是特命富弼和苏锦设宴送别辽使云云。

十八日午后,辽国使节团开拔回国,苏锦和富弼两人在北门外十五里长亭设宴送别,主宾依依之意感天动地,苏锦甚至即席赋词一首送给辽使萧特末,而萧特末也在席上击缶而歌唱了一首辽国草原上的苍凉小调表达离别之意。

知道内情的都明白,这几位十余日来相互勾心斗角甚至谩骂侮辱对方,无所不用其极,这番做派着实是假的不能再假;不知道内情的人却认为宋辽两国使者之间却是是有了真感情,相互之间的兄弟之情溢于言表,足以让人涕泪沾巾。

当酒席过后,萧特末等人上马欲行之时,戏剧性的一幕出现了,苏锦命人押了七八名秃头囚犯出来,说要送给萧特末带回辽国。

萧特末讶异不已,富弼从小吏手中拿出一大叠的口供交给萧特末,辽使这才发觉,自上次刺杀事件以来,自己在馆驿中安静自在的原因便是,元昊派来的另一拨刺杀死士已经尽数被苏锦等人围捕抓获,口供都已经录好了。

萧特末真的感动了,苏锦这小子还不算太坏,起码自己的安全一直在他的庇佑之下,从那几个党项人纠结的肌肉和阴霾不羁的眼神中,他能看的出这些人都不是庸手;若非在宋人的庇佑之下,自己是否能安然而归倒还真不一定。

高潮部分出现子啊最后,苏锦命人台上一口大箱子,里边是一万两白银,外加自己那张一万两银子的欠条;这一下萧特末居然鼻子一酸差点掉眼泪。

刘六符也是,当他看到那块亡父遗留给他的玉佩也在其中时,差点便要抱着苏锦大哭一场了。

“贵使远道而来,我等接待照顾不周,万俟见谅!若非贵使公务繁忙,我和富主使还真想跟两位私下结交,好好交往交往。”苏锦心里肉疼的很,若非赵祯严令他必须要将银钱归还,他才不会还回去一分呢,这可都是自己实打实赢回来的。

“富主使,苏副使,这叫我等如何克当?萧某为自己的感到惭愧,没说的,你二位这样的朋友我们交了,他日若是有缘,你们来我大辽国内盘桓,我萧特末定伺候的两位妥妥帖帖的。”

苏锦哈哈大笑拱手道:“一定有机会,路远水长,后会有期吧。”

众人纷纷拱手而别,萧特末怀揣宝图、银子又失而复得,一屁股的债又清理的干干净净,自然志得圆满;,这一趟虽貌似功败垂成,一丁点好处也没捞到,但在萧特末看来,这一趟赚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