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节 帝国的利刃(第2/3页)

在新的军制中,占主要地位的仍然是帝国中央军。不过,朱祁钰则取消了中央军以集团军为最高编制的方式,准确的说,应该是为集团军换了个名字,换上了更具有帝国特点的名字。另外,各军的名称也有所变化。

第一集团军改编为青龙军团,仍然由卫平担任司令官,陈豫为副司令。下辖谢正卿的第一混成军,陈豫的第二重骑兵军,卫平的第三重步兵军,马寿成的第二十一轻骑兵军(前西北骑兵军团的第一军),巴克尔的第十六轻骑兵军(前蒙古军团的第一军),以及各军团直属部队。

第二集团军改编为朱雀军团,仍然由罗国栋担任司令,杨天奉为副司令。下辖罗国栋的第四轻步兵军,杨天奉的第五重骑兵军,严广儒的第六轻步兵军,李天长的第二十二轻骑兵军(前西北骑兵军团的第二军),呼罗暂的第十七轻骑兵军(前蒙古军团的第二军),以及各军团直属部队。

第三集团军改编为白虎军团,仍然由田宗担任司令,胡沱为副司令。下辖田宗的第七轻步兵军,胡沱的第八重步兵军,张国涛的第九轻骑兵军,郭诤的第二十三轻骑兵军(前西北骑兵军团的第三军),哲别的第十八轻骑兵军(前蒙古军团的第三军),以及各军团直属部队。

第四集团军改编为玄武军团,由卫广担任司令,万军平为副司令。下辖肖国清的第十轻步兵军,万军平的第十一轻步兵军,林宝儒的第十二轻步兵军,呼兰的第十九轻骑兵军(前蒙古军团的第四军),温不里的第二十轻骑兵军(前蒙古军团的第五军),以及各军团直属部队。

第五集团军改编为麒麟军团,由祖祖百龄担任司令,副司令暂缺。下辖郭长龄的第十三轻步兵军,江伯涛的第十四轻步兵军,王志鸿的第十五轻步兵军,苗幕汉的第二十四轻步兵军,张仕超的第二十五轻步兵军,田壮的第二十六轻步兵军(第二十四到第二十六轻步兵军都为前西北军团的军队),以及各军团直属部队。

从这里完全可以看得出来,军队编制的改变,实际上,就是将之前的西北军团,西北骑兵军团以及蒙古军团编入了中央主力军团之中,同时扩大了各军团的编制,由以前一个集团军三个军的编制扩大到了五个,甚至六个军的规模。不过,这其中却有一点非常值得注意,这就是各军名称的改变。

在此之前,帝国军队只有两种,即骑兵军与步兵军,而这次,骑兵与步兵又分成了轻重两级。这其中就有很大的玄机了。

重骑兵军团的最主要特点就是,配备了一些轻型火炮,并且其骑兵的素质远高于轻骑兵军,所用的战马都是优良品种,不管是从战马的品种,还是从军人的素质方面来看,重骑兵军都要优于轻骑兵军,其战斗力也强了很多,甚至具备了一定的攻坚作战能力,摆脱了以往骑兵部队在遇到坚城时的尴尬。当然,可以毫不犹豫的说,重骑兵军是帝国最为优秀的军团,也是帝国进攻能力最为强大的军团。当然,轻骑兵军的强项是速度,其速度是任何其他部队都比不上的。因此,轻骑兵军团类似于之前的骑兵部队,主要承担的就是突击任务。

同样的,重步兵军与轻步兵军的最大区别就在于,重步兵军的火炮配制数量远远的超过了轻步兵军。按照新的编制,轻步兵军已经不在步兵师里配备师属炮兵团了,全军仅一个军属炮兵团。而重步兵军不但有师属炮兵团,而且军属炮兵团增加到了三个,全军一共有六个炮兵团。显然,重步兵军就是为了攻坚作战,以及防御作战而准备的,不过,同时也牺牲了步兵的机动能力。相反,轻步兵军则尽量的保存了机动能力,在必要的时候,甚至可以直接改编为轻骑兵部队。当然,在实际使用中,轻步兵军的主要任务是负责后方的卫戍,以及后勤运送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