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章人间干戈(第2/3页)

李农皱眉道:“洛阳之民,又当何如?”

祖纳冷笑道:“何如?李世回自命真君子,当爱民如子!与祖纳何干?祖纳,祖纳不过博名之辈尔,何需与其同亡于此!”

李农心中咯噔一跳,面上却浑然不改,恭敬道:“忘忧公,将军之令,乃设法引民南回。”

闻言,祖纳顿得一顿,而后便细细一阵沉吟,眼睛蓦地一亮,缓缓捋着长须,淡然道:“函谷关未起烽火,石虎战于荥阳,洛阳无战事,李矩不容,徒奈何哉?然军令不可违,我等当引军回径关,静待时局!届时,李矩若亡,祖纳当长赋一阙,以哀其伤!”

“这……”

李农心中大石陡然一沉,慢慢低下了头,斜斜偷瞧了祖纳一眼,见祖纳面带得色,当即左右一思,暗一咬牙,徐徐抬起头来,笑道:“忘忧公出径关,入洛阳,乃为民请命,此举,已尽彰公之思国爱民。如今若回径关,恐为人误解而不尽美,莫若入轩辕关,与韩都尉合兵,陈军于关中,进,可观时局,退,亦可保颖川,彼时……”

言尽于此,余味犹存。

祖纳捋着长须,想了又想,笑道:“然也,吾之南回,并非无功而返,实乃审时度势之下,入轩辕,保颖川。”

“妙哉!忘忧公实乃真名士也!彼时,李司州定当为今日之事,愧而缚面!”李农大赞。

当下,祖纳引五千步军出城,直奔轩辕关。

李矩走到城头,默然看着长龙入海,脸硬如铁,继而,又抬目望向西北方,沉声道:“函谷关,可有异举?”

城门都尉江霸嗡声道:“回秉司州,烽烟黯灭,未有异动。”一顿,又道:“只是,尹安此人乃胡酋降将,若其心怀异志……”

“皆乃晋室遗民,何来异志?况且,此人家小尽在城中,当不误我!信而不疑,方可得人从随,若非如此,李矩又岂能立身于此。”

冠带飘于风中,晨阳拂面微软,李矩神情泰然,声音却又低又沉,若是信而不疑,为何心中却忐忑难安?半晌,默默转身,沿墙而走,待至箭楼背后,斜斜靠着楼柱,搭眉眺望城南。

……

雄城洛阳,八关环围。

轩辕关居西南,距洛阳城一百八十里,函谷关据西北,距洛阳城两百三十里,两关呈直角拱卫,相距三百五十里。

而此时,函谷关上的李字旗已坠落于黄沙中,中有无数脚印、马蹄印。

尹安匍匐于地,躬着身子,汗滚如雨落。

刘曜先锋大将呼延谟冷冷一笑,以马鞭抬起尹安的脸,不屑的瞥了瞥,并未踩着他的背下马,冷声道:“开关,直奔洛阳!”

“诺!”尹安颤声道。

“哐哐哐……”

沉重的绞盘拉起吊桥,一万胡骑蜂涌而出……

……

风往北吹,将半人高的草海推荡作浪,旭日腾东,洒下万道金光。

祖纳率军出城六十里,行至洛阳西,正欲转向轩辕关。(洛阳是大城,魏晋,洛阳周边的县都属洛阳)

李农瞅了一眼北方,指着一弯小河,沉声道:“忘忧公,我等乃步军,着甲行军已有两个时辰,士卒尽已疲惫,莫若暂歇片刻,以好使士卒饮水濯甲。”

祖纳瞅了瞅左右,步卒皆乃精锐,神情依旧彪悍,只是连日行军未曾顾得濯甲,是以染满黄沙与草絮,思及稍后尚要入关,未免使韩离轻觊,当即命士卒就地暂歇半个时辰。

河水清兮,足可鉴颜,内中尚有游鱼如织,见人不避,反噬其指。

祖纳仪表堂堂,美羽自惜,探手入水,触觉微凉而浸人,令人浑身通泰,恁不地,指尖一疼,猛地缩回手,只见五根手指头各辍一只三寸长的青鱼,当即呵呵一笑,将青鱼贯入草丛中,又从怀中摸出一方丝巾,沉巾入水,细细一荡,洗了把脸,又掏出一枚木梳,蘸了蘸水,随即揽须于怀前,小心翼翼的梳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