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2章 江国藩和文伦布(第2/3页)

文天祥洒然一笑:“还有灵隐寺的九灯大师,他想顺道去西方看看。”

“儒僧九灯……倒是个能说会道的和尚,和他同去,路上倒不会寂寞。”

文天祥不愿多谈航海的事情,忙道:“老师此去江西有何打算?”

“文山,”江万里微笑着看着得意门生,“若是你去江西坐为师的位子,你会怎么做?”

“我?”文天祥没有想过这个问题,愣了一下,才缓缓道,“学生会立即召集同窗好友和江西大宗,会盟约誓,扞卫圣道,共保大宋。而后再……募兵选将,效仿陈德兴练兵之法,严加训练,同时再以孔孟之道,忠义之说教诲士卒,还要令军中士卒知晓陈逆之恶行种种。”

“等等,你要教士卒孔孟之道?”江万里都愣了,他摇摇头,“文士,你怎迂腐如此?”

“迂腐?老师何来此言?”

江万里道:“将兵之道在于赏罚,在于治军以严。严赏罚而明号令则精兵自成。为师没有教过你么?”

文天祥道:“教过的,可是学生也研习过陈德兴的兵法之道。其在军中设大义教官,日日以民族大义和天道邪说以蛊惑人心。同时再封闭军营,隔绝内外,使军中士卒不知真相,以为其所言皆实。长此以往,军中上下便众心坚固,吃苦耐劳,悍不畏死了……”

不等文天祥说完,江万里便大声笑道:“啊呀呀,文山不说,老夫竟然忘了。这陈贼虽然忤逆,但是用兵取胜之道还是有的!吾此次便要以彼之道还施彼身,也让他领教一下吾大宋士子的厉害!”

……

“什么?贾似道要大办团练?消息可靠?”

“千真万确!”特务头子刘阳穿着一件黑袍,跟着陈德兴走在沈家门港的一处军用码头上面,低声回答着问题。“李庭芝、马光祖、向士壁、史岩之、杜庶等人已经离开行在所。各自去家乡募兵了。江万里不日也要出发去江南西路。”

陈德兴背着手走上了通往一艘大型三角帆船的跳板,一边走着一边道:“那个白展基你可见过了?”

“见过了,人还算机灵。”刘阳答道。

“能招进锦衣卫吗?”陈德兴跨上了甲板,船上的水手们看见他上来,连忙下跪行礼。陈德兴只是挥挥手让他们免了大礼。

“能,属下也这么想的,”刘阳道,“这小子的家眷都在舟山岛上,不敢反叛的。”

“他还读过书是吗?”

“读过书,他家原来是富户,后来父亲出海做生意多年渺无音讯,才破落下来的。所以他年少时是读过书,还被人唤作白秀才。”

“那就好好利用吧!”陈德兴一挥手,示意刘阳告退。

一个胡子拉碴,却剃个光头的黑汉子看到刘阳退下,便几步上前,一个大礼拜道:“海军少校,明洲号探险船船头,士爵,臣周小七拜见吾王万岁。”

周小七的话音刚落,又上来一个穿着红色战袄的少年军官,同样行大礼拜道:“陆军少尉,明洲号探险队队长,士爵,臣蒙起拜见吾王万岁。”

“平身!”陈德兴笑着让两人起身,点点头道:“小七,蒙起,你们都是好样的!这次探险回来,你们都会名垂青史的!”

四艘探险船,都是3000多石载重的大船,换算成吨差不多200吨载重吨,算排水量估计在500吨以上,比哥伦布当年用来发现新大陆的旗舰圣玛丽亚号的120吨排水量要大的多。而且四艘船上的人员也比哥伦布当年的三艘探险船上的87人要多几倍,多达290人。

另外,船上还配备有大炮、弓弩、长矛、刀剑和盔甲等武器装备。还携带了两只用来表演的热气球。还有大量的布匹和天雷——布匹和天雷不是运去明洲的,而是运往日本的货物。日本镰仓幕府执权北条长时再看到了天雷的威力之后,立即皈依了天道教。还答应在镰仓建造一座天道大神社。因而得到了购买一定数量天雷的许可。陈德兴便让四艘探险船带着天雷还有一些准备在日本出售的布匹一起前往镰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