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4章 三国杀(五)军事革命(第2/3页)

上千马队急急冲锋,感受到地面的微微震动,正在战场上指挥的郭侃冷笑,有了大炮有了钢甲,战场上做大的已经不是骑兵了!

“空心方阵!”

在郭侃的命令下,正在前进的千二步兵,立即就开始转变阵形。由方阵变成了个四周都长约五六十步的空心方阵,外围是长枪和刀盾混编——空心方阵的四边中的两个边是由一连长枪和一连刀盾组成,剩下两边则是两连长枪。还多出一个刀盾连则缩在空心方阵内部,以遮护弓箭手和郭侃。

当然,单靠这个空心方阵是对方不了13世纪的蒙古勇士的。他们和18世纪、19世纪的欧洲步兵不同,个个都是在马上射箭的高手,没有人会去硬冲方阵的。

不过郭侃早就有了准备,6门3寸青铜大炮被推了上来,炮管正好伸出土围子——就是那道弧形的胸墙。全都瞄准了飞奔疾驰的那个蒙古千人队。

随着一阵轰响,六枚三寸(市寸)炮弹被火药的推力喷了出去,用肉眼可见的速度猛地就撞进了蒙古人马队当中。顿时就是一阵人喊马嘶和重物坠地的声音。其实六枚实心弹的威力有限,蒙古马队的冲锋阵形远没有后世欧洲人的墙式冲锋那么严密。所以也没有多少勇士被炮弹从马背上扫落。但是大炮开火的巨大轰鸣声,却让蒙古人坐骑惊惶不安,失去控制的马匹拼命撞挤,嘶嚎不断,冲锋的马队乱成了一团。

“散开!”

铁哥的反应倒是够快,没有等第二波炮弹轰过来就立即让部下散开。散开之后当然也不是偃旗息鼓,而是绕着郭侃所在的空心方阵漫射羽箭。而郭侃麾下的600名弓箭手,也用他们的步弓还击。

双方的羽箭密集对射,可是效果却是截然相反!

北明军弓箭手射出的是钢制破甲箭!箭头不是铁打的,而是用中碳钢打造,不但异常坚硬,而且箭头部分比普通羽箭更为细小锋利。这种设计是专门用来破皮甲加锁子甲的蒙古骑兵甲具的,对于怯薛军队柳叶甲也有非常不错的效果——细小锋利的箭头可以轻松刺破皮甲,然后再轻易的穿过链甲的空隙。可谓是箭箭入肉!

马背上的勇士好像下饺子一样纷纷坠地。

而蒙古人的羽箭射在穿着板甲的明军身上,无非就是几颗火星,然后箭簇就被弹飞,一点儿伤害都没有。这些甲士身上有板甲,手臂上有钢甲护具,面部虽然没有遮护,但是只要低下脑袋,便能用钢盔的帽檐遮住满天而来的羽箭。

整个就是一刀枪不入的钢罐头啊!

“让马队退下!”

头辇哥脸上沉的都快要滴水了。蒙古勇士的骑射在汉人的钢甲面前竟然毫无用处!

骑射玩不转,步射也不用试了,对付“钢罐头”看来是不能用弓箭的。得……肉搏!

“让勇士们结阵,用大汗弯刀去战!”头辇哥大声道,“三个千人队一起上!”

三个打一个!这总该行了吧?

“结阵,摆方阵,快!”郭侃见到蒙古马队散开退走,也立即下令调整阵形,又变回了原先的方阵。

“快步走!快快快!”

在郭侃的大声催促下,进军的鼓声一阵紧似一阵。摆回方阵的“罐头兵”们的脚步也越来越快,最后从行走变成了奔跑,前面两排的长枪全部放平,整个方阵仿佛是道移动的长矛森林一般,猛地向一个刚刚组成的蒙古步兵方阵撞了过去……

“长生天保佑蒙古人……”

“杀鞑子!上天庭!”

两边呐喊声同时响起,然后明军的长枪和蒙古人的圆盾狠狠对撞!

蒙古人的圆盾是以皮革条或柳条编成的,盾牌中间还镶着铁皮,极为坚固,和明军刀盾手使用的藤牌不相上下,甚至还要坚固一些。

不过这些坚固的圆盾遇上的却是坚硬锋利的夹钢枪头。一阵瘆人的噗噗声响过,不知道有多少面坚盾被高速运动而来的长枪刺穿。有些长枪还有余力,甚至将盾牌后面的勇士也戳了个对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