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奉使四路勘问刑狱(第2/4页)

宋慈来得太急了。孟春正月,朝中放假,这期间,理宗皇帝除了十万火急的军机要务,别的事儿一概不闻不问,终日只是与嫔妃们看灯看戏。宋慈进京面君这事,算不得十万火急,进不了宫,也就只得在刘克庄那里先住下来。

两个好友又在京都会面了,这也不是容易的事啊!刘克庄也老了,虽然他的鬓须不像宋慈那样白。老友相逢,重游旧地。

“这是天下最繁华的都市!”刘克庄说,“这话不是我说的,是夷人说的。”

也许是罢。都城背依巍峨蜿蜒的天目山余脉,面迎烟波浩渺的钱塘江水域,水域之东连接辽阔的大海,可谓川泽沃衍,海陆丰饶。而随着指南针用于航海,海上丝绸之路的开辟,四海楼船蚁聚于此,这儿更是珍异相聚,商贾并辏。在御街上,他们能看到身着奇装异服的番商。

临安的御街之宽天下罕见。御街中心,是巨幅石板铺就专供皇上通行的御道。御道两旁,用砖石砌出两条人工凿成的御河道。河中栽荷花,岸边遍植桃李。桃李之外森严地布列黑漆椽子,禁人超越。在这椽子之外,方为繁华的御街。

临安的御街也是京都繁华中之繁华。一眼望去,官营店院屋宇高森,接栋连檐,私营作坊遍及深巷僻弄。举凡珍异饰物,名贵药材,奇葩珍卉,南货番品,花色繁多,应有尽有。只是街东的人要想购买街西之物,只能隔着椽子,望望而已。那时,他望着那被隔成两半的繁华街市,就陡然想起早已被切割成两半的大宋江山。

“望那边干啥?”刘克庄问。宋慈看到御街对面的翰林画院书画肆,想起女儿曾渴望来京都看看翰林画院的书画肆,却始终未能如愿。“去北瓦市看看如何?”刘克庄又说。

“去吧!”

北瓦市距此有一里之遥。瓦市也称瓦肆,说俗了便是瓦子,早先盛行于北宋都城汴京,是京都特有的贸易娱乐大世界。靖康之变后赵构建都临安,数年间瓦子也在临安兴盛起来;如今京城内外的瓦子已达二十余座,最大的就是北瓦市。他们一到那儿,便被一处勾栏内紧锣密鼓的轰响声吸引了。

有人大呼起“嚣三娘”“黑四姐”的名儿。他们抬眼看时,就见台子上出来两个妇人,一个身着红披风,一个身着黑披风。

“要演一场女子相扑了。”刘克庄道。

话音刚落,只见台上两个女子都似男人般拱手见过礼,随后忽然解去披风。披风一去,台下的喝彩声轰然大作。只见两个妇人都长得高大肥壮,一个肌肤雪白,一个肌肤微黑;一个上身只束一条红绸抹胸,一个上身只束一条黑绸抹胸;二人的下身也只在腰胯束条短裤,裸臂露背,光腿赤足,拉开架势,就要交手。宋慈蓦地记起北宋司马光曾特别写过一篇《论上元会妇人相扑状》,要求禁止这种女子“裸戏于前”的妇人相扑;他正想对刘克庄说这事,可是还没开口,随着阵阵喝彩声不断拥来的看客已挤得他们连站都站不稳了,直到鼓锣之声三起三落,两个女子相扑手比完招式,互见高低,重归帐幕,人群才稍稍松动。他们也才得以挤出勾栏,向别处去。

在瓦子里,他们身不由己地被人推送到一处处勾栏前。瓦子里娱乐的项目繁多,杂剧、影戏、歌舞、傀儡、杂技、说书,乃至对商谜、教飞禽、练虫蚁、讲诨话、鸟鸣兽叫、装神扮鬼,五花八门,无奇不有。诸多看客游人,居雅座的不乏拥着艺妓的朝廷命官;而喝得脸红耳赤的军官士卒,被那些春花盈头凭栏招邀的靓妆妓女们迎进瓦舍里去的,比比皆是。加之酒炉茶灶、杂货零卖、接铺连摊,壅塞内外,更是人山人海,寸尺无空。整个瓦子就像一锅沸滚的水,到处闹嗡嗡,乱哄哄,怪味熏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