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文正公奏稿卷二十三(第7/14页)

臣国藩于咸丰二年腊月初招湘勇,维时长沙甫经解围,各路兵勇往来湖南,络绎不绝,臣遍查饷章,参差不齐,唯张国梁之勇每月五两四钱,江忠源之勇每月四两五钱,该两军是为有名于时。逮三年夏间,胜保奏请招募陆勇,月饷四两五钱,户部议准。江南大营循而行之,遂定为报销之常例。臣于三年冬间召募水陆两军,陆勇酌减为每月四两二钱,而亲兵什长稍有增加;水勇酌减为每月三两六钱,而炮手舵工稍有增加。厥后银价日贱,米价日昂,咸丰十一年,杨载福等请将水勇加为每月三两九钱,至今未改。臣复详加询访,除山东、河南饷章微少外,其余江、楚、闽、浙等十余省勇饷,均系四两有奇。目下各路招集陆勇纷纷未已,若水军骤为大减,则人皆去为陆勇,谁复愿充水兵?故臣所议章程,于兵饷条暂从其优,俟军务告竣,再行酌量核减。审时度势,有不能不出于此者,非敢与陆营战守粮额故示悬殊也。

自古养兵本无善政,南宋之括财,晚明之增饷,皆为兵多所累,识者病之。我朝绿营兵丁五十余万,较之宋、明,已属极少。然乾隆四十六年议增缺额、名粮,大学士阿桂曾上疏力争。臣国藩亦于咸丰元年疏请裁兵五万,户部初来议准,后乃通行各省酌办。溯自洪、杨倡乱,捻、回继变,军兴十余年,唯向荣、和春大营用兵稍多,其余皆倚勇丁以集事。

国家养兵之费,岁逾二千万,当此多事之秋,乃未闻绿营立一奇功,出一良将。今各省勇丁合计,约在三十万以外,而昔年经制之兵仍未能议裁议减。守战各兵在营之坐粮虽少,而出征外省,加以盐折、夫价、余丁等款,每兵一名月支亦在五两上下。平日有粮少之名,临事无省费之实。百年受养兵之累,应急无破寇之效,统筹全局,殊非长策。臣愚以为军务全竣后,仍当综核名实,裁减陆兵。其必不可裁者,即当增加口粮。此又因今日设立水营而即为异日陆营之地者也。

谨议事宜三十条,营制二十四条,分缮二折,恭呈御览。

计战船七百七十四号。除提督已颁关防外,新设总兵四员,拨出兼隶之总兵一员,副、参、游三项营官二十四员,都、守、千、把、外委等哨官七百七十四员,兵数一万二千余人。兵饷、船价、廉俸、杂费、修舰之资,约计每月五万有余。凡选将、练兵、饷项,捕务暨考核教演之法,莫不严定章程,冀垂令典。

请旨敕下军机大臣,会同吏、户、兵、工等部暨总理衙门核议施行。所有会议长江水师营制事宜缘由,谨会同漕运总督臣吴棠、护江苏抚臣刘郇膏、安徽巡抚臣乔松年、江西巡抚臣刘坤一、湖北巡抚臣郑敦谨、湖南巡抚臣李瀚章恭折由驿具奏,伏乞皇太后、皇上圣鉴训示。

再,此折系臣曾国藩、彭玉麟主稿,合并声明。谨奏。

长江水师事宜

第一条,提督建衙太平府

长江水师提督驻扎,原议在于芜湖建立衙署,查芜湖内河甚小,冬令水涸,不能安泊战舰。若泊大江之中,则洪涛巨浸,其患莫测。查江南太平府河,外通江,内通湖,可扎战船数十营,右达皖南宁国府,南漪固城诸湖,左达江苏高淳、溧水两县,石臼、丹阳诸湖,兼可扼东坝之要隘,拟以提督驻扎太平府,设立衙署。

第二条,提督立行署于岳州

长江水师提督管辖之地,上自荆州、岳州,下自江苏崇明,两岸支河、内湖均归统辖,计程近五十余里,分列五省,若仅驻扎太平府,恐其照料难周,拟于岳州府设立行署。该提督分月轮驻,以半年驻下江太平府,以半年驻上江岳州府。每年周历巡查,驻上江则巡阅至洞庭湖、荆州止,驻下江则巡阅至狼山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