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大逃亡(第5/7页)

但这对玛格丽特并非好消息,她领教过国王发火的样子,知道自己很有可能要代弗朗索瓦受罚。她这次真的忧劳成疾了。她写道:“我为弟弟的离开而彻夜哭泣,第二天染上了重感冒。然后则是发烧,以至于我不得不躺在床上休息。”虽然她此前曾在丈夫生病时无微不至地照顾他,但她生病时,亨利却并没有照看她;而且,亨利为了避嫌,还有意远离玛戈。玛戈违心地写道:“与此同时,我的丈夫也在准备逃走,甚至要挤出拜访索夫夫人的时间;当然也就没时间考虑我了。他像往常一样,在凌晨两三点回来,和我不睡一张床,我很少听见他回来的声音;而我早上醒来之前,他照例又去我母亲的床前见索夫夫人。”

幸运的是,玛格丽特不能离开床榻半步,因为国王对弗朗索瓦的逃亡感到愤怒,并且怀疑自己的妹妹参与其中。国王由于没有证据,不能在纳瓦拉王后身上发泄不满,只能通过别人对她造成伤害。这次,他想暗杀她以前的密友托里尼,此人现在在亲戚的保护下住在巴黎附近。很难想象,国王亨利贵为法国一国之主,掌管百万人民的福祉,国家财政疲敝,国内贫穷和破坏日益严重,而且反对势力日益增强,他竟然会花精力去诱拐、谋杀一位身无寸铁的女子。但国王亨利除了躺在床上或和王后一道在乡间策马之外(他常常在脖子上挂着一个篮子,里面装着宠物狗),就只有这点事情可干了。

依然是瓜斯特负责此事。玛格丽特写道:“他劝国王在托里尼表亲夏斯特拉斯家中接走她,假装要把她带回巴黎,但在过河时就把她淹死。夏斯特拉斯看到来人并未怀疑,他们毫不费劲就带走了托里尼,他们将托里尼绑上,锁在房中……并且按照法国人的习惯,他们享用了主家提供的大餐。”

对美食的贪婪使他们走上了不归路。正当这些刽子手大吃大喝的时候,没留神主家的仆人从后门逃走了。巧合的是,这位仆人碰上了一队与弗朗索瓦会师的士兵,当时他们在巴黎城西50英里的杜勒克斯(Dreux)城建立了基地。带队的是弗朗索瓦的两个手下,和纳瓦拉王后颇为要好。这队士兵听到仆人的控诉之后,他们决定施以援手。玛戈写道:“于是,他们迅速前往那所房子,正当国王的人将托里尼推上马背时(这样才好在过河时淹死她),士兵们闯进院子,手握刀剑,大喊:‘刺客们,你们要是敢伤这位女士一根汗毛,你们就死定了!’一边说着,他们发起进攻,和国王的人打在一块,托里尼刚才还胆战心惊,此刻喜出望外。”纳瓦拉王后感激地写道,为了保护托里尼的安全,士兵们将其护送到杜勒克斯,在那里,她将“受到我弟弟的保护,像我一样受人尊敬”。

玛格丽特认为,太后对暗杀托里尼一事并不知情,事实似乎确实如此。国王亨利比起兄长查理更会保守秘密不让凯瑟琳知道。而且,太后显然不会同意这个计划,她已经在尽力破坏国王和弟弟之间的关系。弗朗索瓦一到杜勒克斯就发表了一份声明,在声明中,他没有提及自己因长期不得提拔而产生的愤恨,只表示自己愿为人民福祉考虑。他特别提到,由于苛捐杂税,人民已经不堪重负,而这些税款只是“中饱某些人——尤其是外国人的私囊,这些人独揽了国家重要职位……我眼见国家的创伤日渐严重,自己人处境日益艰难,诸侯、贵族、教士、市民和中产阶级都寄希望于我们,希望我们联合起来,救万民于水火……我们决定放下个人安危,逃出囚笼,拯救人民”。他在声明中显得深明大义。

不过,宫中上下一致认为,弗朗索瓦不过是想要回本属于自己的荣耀和财富,他是国王的弟弟,在王位继承权上仅次于国王本人。既然亨利16岁时就被任命为中将,为何弗朗索瓦20岁时也没能当上中将呢?还有,查理在世时,亨利曾是安茹公爵,那是法国最重要(也是最富有)的封地,为何同为亲王的弗朗索瓦却只能当上阿朗松公爵?弗朗索瓦本身不是胡格诺派,但如果他能用上新教徒提供的资金和军力以夺回本属于自己的权利,他也愿意支持信仰自由。新教徒的军力不可小觑。孔代亲王花了一年多的时间在德意志募兵。据说,到了春天,他已经召集了30,000人的军队——这在当时不是小数目——用以进攻法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