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王室人质(第3/5页)

令她失望的是,玛格丽特再次遭到了太后的拒绝。玛戈写道:“太后非常反对我离开,用尽各种理由不许我走。她说,我在圣巴托罗缪大屠杀之后不愿离婚,她做出了让步,并且为此称赞我,因为我丈夫当时已经皈依天主教;但现在他弃绝了天主教,又变成了胡格诺派,所以她不能让我走。”(这个理由非常荒谬,因为一开始就是凯瑟琳坚持要玛格丽特嫁给胡格诺派的亨利的。)

其实,纳瓦拉国王和王后团结起来,对亨利三世和凯瑟琳的统治是巨大的挑战,更何况玛格丽特和弗朗索瓦之间的关系这么好。太后担心女儿的影响力超过自己。既然讲道理不起作用,那就只能再使用老伎俩了。玛格丽特写道:“我坚持要走,她突然泪如雨下地说,如果我不和她一起回到巴黎,她将受到惩罚;国王会认为这是她干的;她曾经承诺过带我回去;只要弗朗索瓦回到王宫,她就马上让我走。”

如果她们的位置对调——如果凯瑟琳希望玛戈离开,而玛格丽特则痛苦流涕不愿离开——毫无疑问凯瑟琳会成功地将玛格丽特打发走。但玛戈的手段不及她的母亲,她不情不愿地回到了巴黎。

“君子和约”的条款公之于众的时候,天主教徒大吃一惊。巴黎市民尤其感到震惊:他们一直认为,自从圣巴托罗缪大屠杀之后,宗教问题就已经得到解决了,结果对天主教有利。因此,巴黎市民公开反对这一条约。巴黎高院拒绝赋予胡格诺派在法国的信仰自由权利;圣母院的神父不让亨利三世进入教堂以作为报复。街巷到处贴着宣传画,责备王室向新教异端投降。吉斯家族一如往常站在了抗议的前沿。一位英格兰使节担忧地写道:“和约的施行召来了许多不满,教会人士和吉斯家族公开反对和约,鼓动市民抵制新教。”

天主教徒不仅在抗议;他们还将抗议付诸实践。天主教领导人注意到胡格诺派的组织程度——事实上,胡格诺派的组织程度比天主教徒更胜一筹。新教徒集中人力物力的能力令天主教徒不安。不甘落后的天主教徒在吉斯家族的组织下,决定建立类似的政治组织,将各城的天主教徒联系起来,共同面对敌人。玛格丽特写道:“各省和各大城市都出现了天主教徒的联盟,吉斯阁下被委任为全体天主教徒的领袖。”这就是天主教同盟的前身,该组织由正统的天主教徒构成,如同一个准政府一样,不受法国法律的管辖,和影子政府没什么两样。

事实证明,吉斯家族及其盟友本无必要因王室对胡格诺派妥协而如此不安。威胁解除了,德意志的骑兵也得到了报酬(这笔钱又是通过高额的税款得来的),结果人们很快发现,国王和太后都无意履约践行法令。凯瑟琳特别向大部分天主教贵族(不属于政治派的那部分天主教贵族)说明了这一点。内韦尔公爵在日记中写道:“大家现在才明白,她签署和约是为了迎回安茹公爵,而不是为了振兴胡格诺派。”

不幸的是,太后对玛格丽特的承诺也同样没放在心上。她还是没有得到嫁妆,并且,弗朗索瓦回宫之后,玛戈依旧不能见到纳瓦拉国王——尽管纳瓦拉国王已经多次来信要见玛戈,甚至派杜拉斯(Duras)来接玛戈。玛戈回忆道:“不久之后,杜拉斯阁下来到宫中,他受我的丈夫委派,前来接我走。于是,我向国王施压要求离开。国王找理由不让我走,说眼下不能和我分开,因为我是宫中最美丽的瑰宝;他必须再留我一段时间。之后,他将亲自把我送到普瓦捷让我离开……他编造这些理由,为的是赢取时间准备发动对胡格诺派的战争,以打败我的丈夫。”玛戈如是判断。

和当初他们在一起时不同,此时纳瓦拉国王是真心实意希望妻子回到自己身边。玛戈和弗朗索瓦是同盟,有着重要的政治意义。玛格丽特也许没有为这场婚姻带来嫁妆,但她带来的是合法性和强大的同盟。如果她反对纳瓦拉国王,或者鼓励新任安茹公爵打击胡格诺派,亨利将元气大伤。纳瓦拉的亨利现在才明白,和妻子在一起将会力量大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