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7章 决战金殿 3(第2/3页)

一席辩解令满朝文武冷笑连连,这刘瑾避重就轻,只说新政给内库带来的好处,却不说新政增开矿税盘剥了多少百姓,增设皇庄强夺了多少百姓土地,若新政一直这般做法施为,大明灭亡时日不远了。

然而刘瑾这番话却令朱厚照原本阴沉的脸色忽然红了一下,朱寘鐇的檄文里本来将造反的理由全部归咎于刘瑾新政,并且列举了许多事实相比较,如京师的皇帝如何安逸享乐,穷奢豪侈,刘瑾如何弄权乱政,残害忠良,而边军将士如何清苦艰难,藩王如何忍辱负重如履薄冰等等,这种传给天下人看的檄文自然要把自己造反说得百般不得已,而将朝廷说得如何残暴不良,只有引起天下人的同情心,蛊惑天下人对朝廷不满,朱寘鐇的造反才叫名正言顺,当年永乐皇帝靖难时也是这般做法。

本来朱厚照看了檄文后确实对刘瑾生了怒气,不论怎么说,这些造反的理由确实跟刘瑾脱不了关系,前不久朱厚照便知刘瑾为了对付秦堪而杀大臣满门,刚才殿内大臣们也拿出了刘瑾残害忠良,圈地肥己,跋扈弄权等种种证据,对朱寘鐇的檄文,朱厚照其实已相信了几分,仔细一寻思,忽然间便对刘瑾愈发失望。

然而刘瑾这番辩解之后,朱厚照却猛然想起,刘瑾被人诟病的新政其根本的目的却是为了他朱厚照的内库收入,甚至连他朝思暮想的豹房建成也跟刘瑾的新政息息相关,这么一想,朱厚照满腔怒气顿时化作乌有,心中甚至对刘瑾产生了一丝愧疚。

自己的家奴在外面如何为非作歹,说来说去,还不是为了他这个主人?

朱厚照本就重情,此刻思绪钻进了牛角尖,积压了一上午的怒气终于勃然而发:“你们都闭嘴!闭嘴!朱寘鐇造反蓄谋已久,却托新政之名,这檄文如何信得?刘瑾新政是朕的主意,你们要怪也只能怪朕,反正如今大明是你们朝臣说了算,有没有朕这个皇帝无关紧要,若要究罪,莫如将朕这个皇帝罢免了,你们再换一个听话顺意的皇帝上来如何?”

众臣一听这话可严重了,于是满殿大臣急忙跪下请罪。

朱厚照哭道:“朕今日算是瞧明白了,你们这是铁了心要把刘瑾处死呀!什么残杀忠良,什么皇庄圈地,什么藩王檄文……桩桩件件的证据都准备得妥妥当当,你们和朱寘鐇一样都是蓄谋已久!刘瑾到底哪里招你们如此痛恨?纵然做过错事亦是缘由对朕的忠心,为何你们就是不肯放过他?刘瑾有什么过错,朕来帮他承担怎样?要杀要剐你们冲着朕来!”

众臣心头一沉,李东阳,杨廷和等人面色顿时发白。

相反,刘瑾眼中却闪过一丝狂喜之色。

今日众臣一步一步参劾显然是私下密谋过的,大臣们都想得很周密,对这些久经朝堂风雨的大臣们来说,如何扳倒政敌可谓是他们的看家本领,面对众口一词的参劾,而且桩桩件件拿得出证据,按理说刘瑾绝无幸理。

然而大家却忘记了,当今皇帝朱厚照只是一个十七岁的少年,十七岁正是人生最叛逆的时期,朱厚照若说和普通的十七岁少年有区别的话,那就是自小的娇生惯养令他的叛逆心比别人愈发强烈。

今日大臣们循序渐进的参劾本来已非常不合朱厚照的心意,朱厚照一直隐忍一直退让,想通过这种方式来保住刘瑾一命,然而大臣们步步紧逼,朱厚照退无可退,可最后刘瑾的一番辩白,却令朱厚照积蓄已久的愤怒赫然抬头。

不论刘瑾干过什么,他对我的忠心是毫无质疑的,我本是最尊贵的皇帝,为何想保一个对我忠心的人亦千难万难?

对刘瑾既失望又愧疚的复杂心理,对大臣的愤恨,对臣权凌驾君权的痛苦……诸多情绪涌上心头,朱厚照终于爆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