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少年功与名 第一百零四章 倒霉学士(第2/7页)

顿了一下,郡主赶紧掩饰般轻咳道:“……萧大人公务在身,去忙吧,国事要紧。”

“臣告退。”

萧凡躬身施完礼,忙不迭的直起身,转背就走,匆匆忙忙跟救火似的,身影闪了几下,便消失在偏殿外。

江都郡主瞧着萧凡落荒而逃的模样,不由忿忿的嘟起了嘴,喃喃薄怨道:“哼!跑什么跑!我有那么可怕吗?难道除了你家里那个十二岁的小姑娘,你眼中便容不下别的女子了?”

说罢江都郡主恨恨的甩了一下长长的水袖,满腹幽怨的往外走去。一时竟忘了她今日是特意来找朱允炆旁敲侧击萧凡的为人品性,袅娜的倩影在偏殿外的花园里款款盈盈闪了几下,便不见了芳踪。

偏殿后的屏风处,朱允炆满嘴嚼着果干儿,一双眼睛楞楞的盯着殿外,眼中充满了疑惑,嘴里一边嚼一边喃喃自语:“姐姐何时对萧侍读家里的情况如此熟悉?连他家中有个十二岁的小夫人都知道,简直比锦衣卫的密探还厉害呐……还有,姐姐今日说话这语气,……不对劲儿呀,莫非……可是,皇祖父不是为她定下了亲事吗?难道她对萧侍读……那我的姐夫……”

“嘶——”

朱允炆嚼着果干儿,忽然一阵龇牙咧嘴起来,他觉得有些牙疼了。

※※※

乌衣巷,燕王别院。

今日燕王开宴,宴请几位藩王兄弟,席间有皇五子周王朱橚,皇七子齐王朱榑,皇十七子宁王朱权。

宴席很热闹,诸王各在封地就藩,兄弟数年不见,平素大家相隔甚远,又没什么利益冲突。所以兄弟间的情分倒是颇为真诚。

几位藩王之中,宁王朱权年纪最小,今年才十九岁,而且脾气性格最为直爽,同时他所戍守的藩地大宁(今内蒙古宁城县)又与燕王朱棣的北平府接壤,二王麾下军队经常互相配合征伐北元,时不时搞个联合军事演习,明元边境动辄十几万人动刀动枪,杀气冲天,气势很是骇人,常吓得北元朝廷名义上的正规军化明为暗。变成地下抗明游击队,北元皇帝拿这两位藩王很是头疼。

因为有了这层渊源,所以诸王之中,燕王和宁王的兄弟感情最为深厚,而且宁王年纪虽小,可体态魁梧,脾气刚烈,为人凶横,打仗时最为勇猛,常以王爷之尊亲自上马浴血厮杀,连燕王这样的狠角色也不得不让他三分。

宁王端起酒碗,大灌了一口酒,然后浑不在意的用袖子一抹嘴,大声道:“四皇兄,听说前些日子你得罪了咱们的侄儿允炆,被父皇知道了,你后来又跑去皇宫负荆请罪?”

提起这事,朱棣的笑脸顿时变得阴沉,目光中厉芒闪烁不定。

朱橚和朱榑闻言互视一眼,急忙若无其事的端起酒碗,有一口没一口的浅饮,假装什么都没听到。

朱棣叹了口气,神色忽然萧然,唏嘘道:“咱们的侄儿允炆长大了,再也不是以前那个跟在咱们身边一口一声皇叔的稚子了,本王自他幼年便与他开惯了玩笑,前些日子一时不察,竟忘了他太孙的身份,所以忘形之下……唉!几位皇弟,时过境迁,今非昔比,我等戍边的藩王当安守本分,莫跟本王一样做出出格的事儿来,你们当以本王为戒呀!”

宁王朱权哼了哼,道:“允炆跟我一般大的年纪,可我却是他的皇叔,如今他当了太孙。莫非便端起了架子,眼中没有咱们这些辛苦为他戍边的叔叔们了?叔叔跟侄子说几句玩笑话都不行么?”

朱棣闻言脸色一变,沉声喝道:“十七弟,你喝多了?说话怎可如此无理!太孙殿下乃父皇钦定的储君,我大明未来的国主,你我将来要侍奉的陛下,天家之中,先论君臣,后论叔侄,你连这个都不懂么?”

宁王一楞,接着悻悻的哼了一声,仰头灌了一大口酒,闷不出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