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少年功与名 第一百三十七章 御前激辩(上)(第3/4页)

萧凡踹了一脚后还觉得不解气,想起朱棣对他下的阴手,派死士刺杀他等等深仇,萧凡不知怎的心头火气越冒越大,于是不顾旁人愕然的目光,萧凡咬牙切齿对着马车车壁又踢又打,觉得不过瘾还抓起地上的尘土沙子狠狠往车厢里扔。

他觉得很快意,有一种阿Q式的胜利满足感,又如同堂吉诃德战胜了风车。

待到萧凡玩累了,燕王的车驾已经伤痕累累,又脏又黑,满是刮痕尘土,看起来跟土里刨出来的兵马俑战车似的,非常的……古朴?

萧凡停了手,得意的抬起头,见马车已被他折腾得不成样子,心中不由畅快无比,他对自己的杰作很满意。

喘着粗气转头盯着一旁目瞪口呆的那队锦衣亲军,萧凡恶狠狠道:“刚才的事,你们谁都不准说出去,不然……这马车就是下场!”

锦衣百户呆了一下,接着长长叹息:“萧大人,我想我们已不必往外说了……”

萧凡也呆了一下:“什么意思?”

锦衣百户神情古怪的往萧凡身后一指,萧凡心里顿时升一股不祥的预感。

愕然回头望去,却见马车的另一面人影闪动,燕王朱棣一脸铁青的出现在萧凡面前。

萧凡吃了一惊,接着泪流满面,默默的将踢歪了的车辕扶正,还顺手掸了掸车厢外的灰尘,态度毕恭毕敬之极……

扭头眨着泪眼,萧凡无限哀怨的问锦衣百户:“……你怎么没告诉我,燕王殿下还没进宫呢?”

“大人身手太快,迅雷不及掩耳,属下这不是没来得及说嘛……”

朱棣铁青的脸色一直到进了武英殿还未消去。

萧凡则臊眉搭眼的跟在他身后,不远不近的走着,他觉得今天的使坏使得很失败。

二人就这样一路沉默而尴尬的进了武英殿。

给朱元璋见过礼之后,萧凡立马很低调的往兵部左侍郎齐泰身后一闪,然后不显山不露水的保持沉默。

抬眼环视众人,见大家脸上都没什么表情,只有朱允炆面色平静却仍调皮的朝他挤了挤眼。

朱元璋缓缓道:“人都到了……棣儿。”

朱棣上前一步,恭声道:“儿臣在。”

“北元乞儿吉斯部落五万人马兵围北平,此事你可知晓了?”

朱棣躬下身,眼中闪过一抹惊喜的光芒,然后飞快消逝,急忙用一种愤慨激昂的语调惊道:“什么!北元鞑子居然又敢犯我大明疆境!父皇,断断不可轻饶鞑子!”

萧凡一听朱元璋叫众人深夜进宫竟是为了这事,心里便有了数,朱棣眼中的惊喜被他一人看见,心中不由冷笑数声。

朱元璋注视着朱棣脸上的愤慨之色,冷凝的神情渐渐和缓了一些。

不论皇子们对皇位的野心有多大,但在面对外敌入侵的大是大非问题上,还是颇具风骨的,不枉自己教导多年。——在传给子孙江山社稷的同时,朱元璋更希望将自己一生的信念和坚持也传承下去,不向强敌低头,不称臣,不纳贡,不和亲,君王死社稷,天子守国门,这便是朱元璋的信念,相比江山和皇位,这些无形的东西对朱家子孙更为重要。

“诸位爱卿,北平被围,如何处治乎?”朱元璋抬眼扫视众人,缓缓问道。

黄子澄往殿中走了两步,目注朱棣道:“燕王殿下,北平府乃殿下封地,下臣敢问,北元乞儿吉斯部只是一个人数不满十万的小部落,他们为何有这么大的胆子敢犯我大明疆界?殿下于北平戍守多年,可知其中缘故?”

朱棣神色凝重的摇头,道:“本王在京师日久,北平防务一直交给大将张玉打理,北平府在本王的治理下向来对北元各部落采取的是攻势,按说他们应该不敢主动来攻,北平府究竟出了什么变故,本王却是真的不知。”

萧凡冷笑不已,朱棣话里说得无辜,实际上是在暗示自己待在京师太久,他一离开北平,北元部落便来攻打,足可见他对北平府的重要性,意思就是说,父皇该放他回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