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指点迷津(第2/3页)

“这两位闹腾得欢,其实情比亲兄弟,柴韵若是没死,他们早晚还会和好如初。”

“柴韵不是我杀的。”

“可倦侯放走了金家小姐,倦侯难道忘了,崔腾曾经向金家求过亲,他是极要面子的人,就算不为柴韵报仇,也会记得夺妻之恨。”

金垂朵真是红颜祸水?韩孺子笑着摇摇头,“这都是你的猜测,怎么说都行。”

“不不,不只是猜测,倦侯记得谢瑛吧?”

韩孺子当然记得,谢瑛是当时与柴韵一块进入金家的同伴之一。

“早在京城的时候,崔腾就将谢瑛狠狠揍了一顿,说他不够义气,没有救下柴小侯。谢瑛倒是因祸得福,在家养伤,没有参军。还有一个丁会就比较倒霉了,在营里天天被崔腾那帮人欺负。”

“你呢?也受欺负了?”

张养浩低下头,“我还好些,不是天天受欺负,不过崔腾若是知道我来见倦侯,肯定会找借口揍我一顿。”

韩孺子可不同情眼前的这个人,“好吧,我知道了,会提防的。”

张养浩惊讶地说:“倦侯一点也不担心吗?”

“我没挨打,也没受欺负,有什么可担心的?”

“这可不是玩笑,崔腾那帮人什么都敢做,碎铁城孤悬塞北……”

“我若是没本事保护自己,也不会活到现在。张养浩,你做下背叛之举,我就当你是背叛者,你来告密,我就当你是告密者,你无力自保,我就当你是弱者,辟远侯不可能一直保护你,你是什么人要由你自己决定。”

张养浩脸红如晚霞,他比倦侯大几岁,这时却像是受到责备的小孩子,张嘴想要辩解,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郑重地磕了个头,起身离去。

韩孺子继续看书。

没一会,东海王进来了,“那个王八蛋来找你干嘛?”

最恨张养浩的人不是韩孺子,也不是崔腾,而是在河边寨里被抛弃的东海王,可他不会用打骂发泄怒气,一直在等待时机。

“他说崔腾要为柴韵报仇。”韩孺子头也不抬地说。

“崔腾当然要报仇,他被柴韵设计羞辱,天天都在想着如何反击,结果倒好,人死了,他这一股火自然要撒到别人头上。”东海王顿了顿,“崔腾一身毛病,就有一个优点,对家里人看得极重,你娶了他妹妹,只凭这一点,他就不会向你寻仇。”

“我知道。”

“你知道?”

“崔腾恨谁不恨谁都摆在表面上,他若是能藏住心事,就不是崔家二公子了。”

东海王大笑,“这算是优点还是缺点?”

韩孺子微微一笑。

足足花费了四天时间,韩孺子才率军回到马邑城,后面的队伍仍是绵延不绝。

勋贵营和清卫营进城安顿好之后,韩孺子立刻出城前往自己的部曲营。

营地建在河边,左右两边都是草地,可以用来训练骑射,韩孺子召来的义兵都是农民,还有少量江湖人,一切军事技能都得从头学起。

晁化监营,请来十几位老兵当教头,林坤山以军师的身份也跟来了,韩孺子来找的就是他。

将士们见到倦侯都很高兴,身为部曲,他们的待遇比大楚的普通士兵要好,远远优于平民百姓,这让他们很过意不去,都希望能为倦侯做点什么。

韩孺子将他在勋贵营里得到的贿赂都带来了,堆在营中,由晁化分发,尽量人人有份,如果不够,就拿银子补偿。

这只队伍还没有成形,韩孺子不着急使用。

进到帐篷里,林坤山笑道:“倦侯哪来的这么多好东西?”

“都是别人送的,慷他人之慨,倒是挺舒服。”

“哈哈,倦侯心怀大志,这只军队跟定你了。”

韩孺子不是来听吹捧的,而是来寻找建议的,无论在东海王等人面前表现得多么镇定,他心中其实犹豫不决,迫切地需要指点,最好是杨奉,可这位北军长史不在马邑城,而且很久没与倦侯联系了,他只好来找林坤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