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4章 为人母者(第2/3页)

崔小君同样了解皇帝,知道这是很可能的事情,可她更明白,皇帝需要的是支持,而不是反对。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勋贵如此,皇子……或许也该如此,久在深宫之中,并无好处。”

慈宁太后笑道:“如果皇子是你生的孩子,皇后就不会这么想了。”

崔小君只得改口,“太后说得是,我未受怀胎之苦,想得简单了。”

“没关系,等皇后亲自抚养皇子,很快就能明白为人母者的心情。”慈宁太后停了一会,“皇后能劝说陛下收回成命吗?”

崔小君无法拒绝,只能说:“我会尽力。”

这是一项艰难的任务,崔小君勉强接下,却不知该如何向皇帝开口。

次日傍晚,皇帝回宫。

在外面待了几天,韩孺子比较兴奋,深夜不睡,向皇后讲述过去几天里的事情,“我到现在也不是很明白,那些世家怎么敢在我的眼皮底下动用‘替兵’?是我这个皇帝还不够严厉吗?”

崔小君坐在床上,温柔地看着絮叨不已的皇帝,笑道:“这与严历与否无关,他们想不到陛下会明察秋毫,竟然关注这等小事。”

“小事?勋贵能够承袭爵位,是因为他们的父祖为大楚立下过赫赫战功,如今子孙连刀剑都碰不得,不肖至此,百年之后有何脸面去见先人?”

韩孺子走到床前,微笑道:“我也是糊涂了,跟你说这些做什么?城外风景秀丽,过一阵子,咱们一块出城。”

“我对山水风光不感兴趣,更愿意听陛下讲勋贵的事。”

崔家也是勋贵,韩孺子总是忘记皇后与崔家的关系,“大将军说什么了?”

“陛下想多了,我父亲伤势初愈,身体还不太好,每天只能在府里散散步,对外面的事情全不关心,才不会替别人求情。而且我父亲掌军多年,还不明白练兵的重要?”

崔宏的一子一孙都不在“子弟军”中,的确没必要关心。

韩孺子笑笑,“我总觉得那些勋贵不会这么平静,见谁都觉得像是在说情,我的确想得有点多了。”

崔小君拍拍身边,让皇帝坐下,正色道:“我的确要说情,但是与我父亲无关。”

韩孺子十分惊讶,“你也以为我做得不对?”

“陛下做得对,但是手段欠妥。”

如果说话的是别人,韩孺子早就先发制人,对皇后,他却不会用这招,“何处欠妥,说来听听。”

“陛下让‘子弟军’行军,不只是为了练兵吧?”

“当然,那两千人也算不上真正的兵,我只是要给勋贵世家一个教训,让他们明白,大楚有难时,人人都得出力,谁也不能躲在后面等着别人来救,尤其是他们这些人,肩负的责任理应更多一些才对。”

“大楚眼下有难吗?”

在韩孺子看来,大楚的“难”可不少,但是都称不上“眼下”,“你想说萧声?”

崔小君点点头。

前左察御史萧声是那种典型的朝廷官员,更关心自己的升迁,而不是朝廷的利益与百姓的福祉,可就是他,被匈奴人俘虏之后,宁愿投河自尽,也不肯向敌人屈服。

“萧声是忠臣,却不是大楚最需要的臣子。”韩孺子握住皇后的一只手,“大楚虽弱,还没到不可挽救的地步,用不着那么多殉难的忠臣。”

崔小君轻叹一声,正如她事先所料,想说服皇帝改主意是不可能的。

韩孺子盯着她,“皇后替谁求情?”

“没有,我是真觉得行军益处不大,但是听陛下一说,又觉得有道理。早些安歇吧,明天还要早起上朝呢。”

韩孺子没有追问,上床就寝,心里却一直在琢磨这件事。

第二天上午的朝会没什么大事,主要是给云梦泽的楚军论功行赏,黄普公等将领已经在班师回朝的路上,封赏不能滞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