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天下大不过一封表奏(第2/6页)

但是,还有一个最重要的环节没有完成。

请君入瓮。

怎样让何进尽快入宫,是关系到他脑袋能不能尽快落地的重要的环节。

这似乎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除非太后亲自召见他。

张让苦思冥想,并最终决定游说太后。

太后竟然亲自召见了何进。在张让对其游说之后。

这让张让觉得自己很有面子。

但其实,张让错了。

因为何太后不会给任何人面子。在这个世界上,所谓的面子从来就是给比自己地位高的人的,何太后位列至尊,她只会给自己面子。

张让不清楚的一点是,何太后之所以要召见何进,只是因为后者不听话。

说了不许杀张让等人,却阳奉阴违,引外兵进京,这是不把她堂堂太后放在眼里啊。何太后因此要找何进问一个明白,在这个国家,究竟谁说了算?!

所谓正义

但是,何太后是注定见不到何进了。

事后想起来,在何进的赴死之旅中,充满了太多的诡异和决绝。何进事实上是在决绝赴死,但他自己却不以为然,以为步步是生机。

有三个人在何进的赴死之旅中曾经试图阻挡。

陈琳。袁绍。曹操。

此三人给出的见解惊人地相似,认为这是十常侍之谋,切不可去,去必有祸。正所谓英雄所见略同。但是何进却一以贯之地以其特有的豪迈鄙视了此三人的见解,义无反顾地朝宫中进发。

其实即便到此时,命运的无形刀也没有完全精准地对准何进。因为袁绍、曹操俩人见何进一意孤行,只得随其左右,佩剑护送。另外袁绍的弟弟袁术领五百精兵集结青琐门外,随时准备和十常侍的人马对仗。应该说,准备是充分的,措施是得力的,何进的性命是有保障的。

变故却在长乐宫门口发生。

当何、袁、曹三人成“品”字形走到此处时,一个小小的黄门将他们做了一个切割:何进一人进去,袁绍、曹操留在外面。给出的理由是太后有旨,只见何进一人。

这真是世界上最牛逼哄哄的懿旨了。在场三人不敢怀疑其中有诈。

其实,即便这懿旨有诈,何、袁、曹三人也承受不了抗旨的代价。张让等人的伏兵正要为杀人找借口,毫无疑问,“抗旨闯宫”应是绝佳借口。

便眼睁睁地看何进进去,看他的背影消失在长乐宫门内。不知道为什么,曹操在此时突然听到了一声天籁之音。他分不清是自己耳鸣还是确有其声。曹操扭头看袁绍,袁绍一脸的茫然,像极了这个时代的表情。

几分钟后,何进走到了他一生中最后一个地点——嘉德殿门。

此地离何太后寓所只有一步之遥,但何进注定是走不到那里去了。

因为张让、段珪站在了他面前,蓄谋已久地站在了他面前。

他们笑了,笑得竟一脸正直;他们说了,说得竟一腔正气。张让、段珪说,他们一直以来,致力于国家的公平正义,社稷的连绵永祚。作为正义的化身,他们其实活得很累、很委屈,但是——无怨无悔。因为他们现在要杀的这个人是窃国大盗。该窃国大盗手握重兵,害死董后,意欲谋国,是可死孰不可死?!

何进懵了。有那么一瞬间,他真以为此二人是正义的化身,来审判他了,但更多的时候,他却认为自己是正义的化身,此时在遭受小人的暗算。他正义?我正义?我正义?他正义?想到后来,何进头都大了。

不过到最后,何进终于想明白了。所谓的正义,往往捏在能决定他人生死者手里,说者浩浩,听者藐藐,当不了真的。只可惜,自己以前太当它是回事,以为自己真是正义的化身,临了才明白,都他奶奶的只是一场游戏一场梦,谁煞有其事谁傻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