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变脸游戏(第6/7页)

张绣:难道曹操不再提防我们二次进攻?我靠!这也太藐视我张绣了吧。

贾诩看他一眼:你确定你要二次进攻?

难道不是吗?

确定?

不是先生你教我进攻的吗?

那是我发神经了。

一般来说,没有人会在条件不利于自己的情况下发动二次进攻的。那是找死。曹操正是看准了这一点,才命令他的手下劲将迅速前移。他以为这是一个常识。但这一次他输在了常识上……

张绣听了,好像明白了,又好像没明白。贾先生,你能不能告诉我,到底要不要相信常识?

要信的时候信。不要信的时候不信。

贾诩回答得很玄乎,语气却很肯定。

一种感觉

曹操回到许都后,事情起了变化。

袁绍不打他了。

其实,袁绍本来就没想打他。他要的只是小便宜。

袁绍给曹操写信,说他真正的敌人是公孙瓒。他老人家准备出兵攻打公孙瓒,特来向曹丞相借粮借兵。

曹操笑了,是冷笑。

因为从这封信中,曹操看出袁绍骨子里的“小”来。借粮借兵打公孙瓒?不错,借粮借兵是真,打公孙瓒那就是天晓得了。

曹操打定主意:粮和兵绝对不借。这样的乱世,粮和兵是什么?是称霸天下的根本啊,我把这根本给了你袁绍,那我不如把天下拱手送给你老人家呢……

曹操决定对这个人置之不理。

但很快,他发现不能置之不理。

这封信事实上是一个烫手的山芋。曹操若肯借粮借兵,那此信就是袁绍留给他的借据;曹操若拒绝,这封信则成了袁绍的下战书。

所以,非此即彼。没有第三条道路。

曹操也不想走第三条道路。他和袁绍的恩怨总要有个了断,现如今袁绍找上门来,那就不妨一决雌雄。

只是一决雌雄的决心曹操一下子拿不出来。

这不是最好的时刻,也不是最坏的时刻,这是不尴不尬的时刻。对曹操来说,他再征张绣新败,损兵折将灰溜溜地回来,正是需要调整生息的时刻。

打袁,没有绝对的把握。

所以,打还是不打,是一个问题。一个生死攸关的问题。

郭嘉的建议是:打。

郭嘉从来就以为,打仗,打的不是武力,而是世道人心、天时地利人和。

打的是未来,不是现在。

遥想刘邦项羽当年,刘邦是何等的虚弱,项羽是何等的强悍,但最后开大汉四百年江山的是看上去不堪一击的刘邦。所以战争从来就不是武力对决而是高智商游戏。

郭嘉站在曹操面前,以一代谋士的范儿为曹操指出打袁有“十胜”,所谓的“十胜”是:绍繁礼多仪,公体任自然,此道胜也;绍以逆动,公以顺率,此义胜也;桓、灵以来,政失于宽,绍以宽济,公以猛纠,此治胜也;绍外宽内忌,所任多亲戚,公外简内明,用人唯才,此度胜也;绍多谋少决,公得策辄行,此谋胜也;绍专收名誉,公以至诚待人,此德胜也;绍恤近忽远,公虑无不周,此仁胜也;绍听谗惑乱,公浸润不行,此明胜也;绍是非混淆,公法度严明,此文胜也;绍好为虚势,不知兵要,公以少克众,用兵如神,此武胜也。

曹操听了郭嘉的“十胜”论,心里感慨不已。做谋士真是不容易啊,要整出这么多词说服我,这……这得牺牲多少脑细胞啊……

当然了,无论牺牲多少脑细胞都是次要的,重要的是曹操没被说服。

因为曹操不相信文字的力量。

他只相信感觉。

主要是他自己的感觉。现在,这感觉没在曹操脑子里。曹操脑子里反复盘旋的是这样一个念头:“十胜”论是不错,整得挺全面的,可袁绍没听见啊,他要不照这十条来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