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心思与转机(第2/5页)

做人,不可以这样!

所以,他出兵了。史书上说吕布先大骂一声:“操贼焉敢如此!”然后“将使者斩首,先使陈宫、臧霸结连泰山寇孙观、吴敦、尹礼、昌稀东取山东兖州诸郡,令高顺、张辽取沛城攻玄德,令宋宪、魏续西取汝、颍。布自总中军,为三路救应”。

刘备的心情很不好。

不是因为高顺、张辽兵临城下,而是他被侮辱了。

曹操在几天前派特使找他,告诉他围歼吕布是其人生中别无选择的选择。

刘备于是很受伤,很有被迫做小人的感觉。

虽然在他眼里,吕布就是个小人,但他不愿同他一样做个背信弃义的小人。总而言之一句话刘备不愿意暗地里捅刀子。

但是现如今,刀子非捅不可了。曹操已经咄咄逼人。所以刘备也只能极其哀怨地向曹操发出那封求援信,一方面表明自己的政治立场,一方面请求曹操出兵。

只可惜一封信引发的战局变化竟是神鬼莫测。曹兵没来,高顺、张辽兵临城下了。

刘备只得想办法再派人去请曹操来救火,小沛现在的确是火烧眉毛了。

曹操不愿意来。

非但不愿意来,还在心里把刘备骂了个狗血喷头:怎么搞的嘛,合歼不成,自己却要被歼,都是你那封矫情信惹的祸。

当然了,曹操毕竟不是个意气用事之人。他之所以不愿出兵救刘,最主要的原因还在于害怕。

不是怕吕布,是怕刘表、张绣趁机打他。

因为现在的刘备刘家军不是一支有生力量,是待救的鱼腩,也是将使曹操深陷其中的泥坑。曹军一旦出动,后面会引来多少只狼啊,曹操简直难以想象。

所以,曹操便有撂挑子的想法,就让刘备在小沛自生自灭吧!

谋士荀攸则认为,输不丢人,怕才丢人。

他曹操是谁,他曹操又怕过谁?笑话!

最重要的是,荀攸认为曹操出兵不会输。他赌刘表、张绣不会趁火打劫。

不是他们变善良,而是他们被打怕了。

所以打吕布基本上是一道简单的算术题,一对一。

弄得不好是二对一,只要刘备能杀出城来。

曹操不为所动。

他觉得荀攸有些理想化了,刘备杀出城来?那公鸡都可以下蛋了。

当然关于这一点,荀攸没有坚持。因为他也不看好谦谦君子刘备会有如此勇猛的举动。他只是担心,曹操如果不出兵,吕布和袁术勾结起来,干掉刘备拿下小沛后,会纵横淮、泗,成一时气候,到那时麻烦真是大大地。

郭嘉也认为到那时麻烦真是大大地。

因为世界上的事情不成气候是好办的,一旦成了气候,就不好办了。他建议曹操,一定要趁着吕布和袁术还没有勾搭成奸的时候,火速出兵,快刀斩乱麻。

曹操在考虑了四分之一炷香之后,同意了。

不错,刘备的生死可以抛在一边,吕布和袁术却是绝对不可以成气候的。

在这个世界上,曹操以为,唯一可以成大气候的那个人是自己。

这一点,没商量。

心领神会是圈套

大部队出发了。

这是曹操的大部队。由夏侯惇与夏侯渊、吕虔、李典领着五万兵先行,曹操自己领大军随后压上。

没有人怀疑这是气势汹汹的一压。曹操自己更不怀疑。

因为他不是别人,他是曹操,专门压别人的曹操。

但世事多意外。曹操这回被压了。

他的手下大将夏侯惇失去了一只眼睛。

被曹性用箭射瞎的。曹性当然不是曹操的弟弟,而是高顺手下的将领。曹性用这致命一箭宣告了这个战局的拐点。

曹兵败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