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世界战争(第3/16页)

人们对此欢欣鼓舞。几乎没人有多米提乌斯的那种骄傲。因征服者的宽大为怀,城镇的居民和多米提乌斯拼凑的部队一片欢腾。“宽恕考菲尼姆”的消息很快传开了。现在,大规模的抵抗活动结束了。意大利站在庞培一边,出人意料地去解救他的可能也不存在了。随着多米提乌斯的人马转到敌人的阵营,共和国更没有什么军队了。唯一的堡垒是布林迪西,那个著名的港口,通往东方的门户。庞培就待在那里,拼命地收集船只,准备渡海去希腊。他知道,他不能冒险同恺撒正面对阵,至少现在不能;而恺撒知道,只要拿下了布林迪西,战争就结束了。

于是,两边展开了与时间的生死竞赛。离开考菲尼姆后,恺撒高速奔向南方。途中传来消息:在两位执政官的率领下,一半敌军已登船起航,另一半由庞培指挥,仍挤成一团等在港口,等待舰队从希腊返航。恺撒到达布林迪西外围后,立刻组织人马划着平底船,去建一道封锁港口的堤坝。庞培的应对措施是在商船甲板上建造三层塔楼,将它们派出港口打击恺撒的工程师。战斗在接下来的几天里持续着,两军奋力向对方投掷石块、木头和火把。最后,在堤坝尚未建成时,有船只在海面浮现,那是庞培的舰队从希腊回来了。它们冲进港口,成功地停在了码头。总算可以从布林迪西撤离了。撤退行动以庞培惯有的效率进行着。夜色渐深的时候,舰队的船桨划开了港口的海水。听着城中的支持者的警告,恺撒命令部下向城墙猛攻。等到他们进到城里时,已经太晚了。借助攻城设施,他们越过了港口的瓶颈,但庞培的船只已消失在黑夜中。迅速结束战争的最后希望破灭了。此时,恺撒渡过卢比孔河才过去两个半月。

黎明时分,港口海面上一片空空荡荡,庞培的舰队已无影无踪。罗马人的未来不在他们的城市中,不在意大利。远远超出寂静的地平线之外,决定未来之处在远离广场、元老院和投票处的野蛮人国度。

共和国摇摇欲坠的时候,整个世界都感到了震动。

庞培的庆功宴

与罗马不同,在东方,人们熟悉的是国王。他们不理解精致的共和制,除了君主制,不知道别的政府形式。在有些地方,人们甚至把统治者像神一样崇拜。很自然,罗马人觉得这种迷信是可笑的。尽管如此,东方行省的总督们也被抬升到了万神殿:对他们的赞美随着香料的烟雾飘荡在空中,他们的肖像摆进了奇怪神明的殿堂里。在共和国,伟大成就的每一次夸示都难免遭遇人们的嫉妒和怀疑,因此,东方的做法令总督们心醉神迷。当然,那也是危险的。他们在罗马的对手们急于谴责国王般排场的每一丝迹象。“记住,你是一个人。”4一个奴隶曾这样在庞培的耳边警告他。当时,这位东方的征服者正在享受他在罗马的第三次凯旋式,沉浸在神一般的幸福中。这句忠告对共和国的未来健康如此重要,庞培的敌人当然不会像那个奴隶一样,将它仅仅停留在口头上。他们是如此地妒忌庞培,以至于运用一切手段反对他,最终把他送到了恺撒的枪口下。如今,同一批敌人成了他流亡中的伙伴。他们在萨洛尼卡(Thessalonica)乱成一团,面对庞培神一般的荣耀,不得不吞下自己种的苦果。不管怎样,他们需要借助他的名声才能回家。

幸运的是,这位新生代亚历山大的威名依然存在。尽管他把东方诸行省的军团几乎搜罗一空,但现在,他仍能像国王一样,传唤那些他扶持或认可的各地统治者。君王们急切地来到他身边,其热情表明,将广大的东方变成罗马奶牛的正是庞培,而不是共和国。在希腊,大批稀奇古怪的辅助军队加入了公民士兵组成的军团,率领他们的人有着同样稀奇古怪的名字:加拉提亚的迪奥塔卢斯(DeiotarusofGalatia),卡帕多细亚的阿里欧巴赞内斯(AriobarzanesofCappadocia),科马基内的安提奥库斯(AntiochusofCommagene)。毫不奇怪,有这些大老爷们聚集在萨洛尼卡附近的训练营里,庞培看起来不像罗马总督,倒像一个东方的王中之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