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元甲将军(第4/7页)

[2]、麦克纳马拉[3]和威斯特摩兰[4]都知道。但是他们不知道西贡反动派竟软弱到不会利用美国援助的地步。美国侵略越南的目的是什么?很明显,是为了建立一块由一个傀儡政府统治的新殖民地。但是这样的新殖民地需要有一个稳定的政府,而西贡政权却极不稳定,它对那里的居民毫无影响,人们不信任它。这使美国陷于一种什么样的自相矛盾中呢?这就是,即使他们想从越南南方撤走,也将无法做到。因为要撤走,那里就必须有一个稳定的政治局面,也就是说需要有另一些奴仆去有效地接替现在的那些人。是奴仆,但必须是强大有力的奴仆;是奴仆,但必须是认真严肃的奴仆。而眼前的西贡傀儡政府既不强大有力,也缺乏认真严肃。它充当这样的奴仆是不够格的。即使有坦克支撑它,它也站不起来。在这种情况下,美国人怎么能离开呢?然而他们又必须离开,他们不可能让60万美国人继续待在越南10年、15年!这就是他们政治上的失败。尽管他们拥有庞大的军事机器,但政治上他们一无所有。

法:将军,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军事上战败了。

武:请您耐心些,别打断我的话。这当然是意味着他们军事上战败了。如果不是感到自己已被击败,白宫就不会侈谈体面的和平。让我们追溯到日内瓦和艾森豪威尔的时代吧。美国人是如何在越南发端的呢?他们先是采取他们惯用的方法,也就是向傀儡政府提供军事和经济援助的方法,总之,采用美元的方法。他们总以为美元能解决一切问题,以为可以用美元扶植起一个自由和独立的政府,即一个拥有一支用美元雇佣来的傀儡军队、3000名用美元支付报酬的顾问和用美元创建的战略村的政府。但是人民起来反对了,美国人的计划告吹了,战略村告吹了,顾问告吹了,傀儡军队告吹了。迫不得已,美国人又进行泰勒大使所建议的军事干涉。这就开始了他们侵略的第二阶段:特殊战争。他们确信靠15万人和180亿美元便能在1965年,至迟到1966年结束战争。但是到1966年,不仅战争没有结束,而且他们又向越南增派了20万人。他们谈到了第三阶段,也就是有限战争的阶段,实行了臭名昭著的威斯特摩兰钳形政策,即一方面争取群众,一方面消灭解放力量。但是这把钳子的两个咬口没能相合。威斯特摩兰打了败仗,他是作为将军在1967年打了败仗的。那一年,他要再派人登陆,并向华盛顿作了一个十分乐观的报告,宣称1968年将是美国在越南战争中旗开得胜的一年,可以使约翰逊因此在总统选举中再次获胜。在华盛顿,威斯特摩兰俨然如英雄一般受到欢迎,但是他内心知道美国在这场战争中已经付出了极大的代价。泰勒从战争之初就明白了这点,但他需要硬着头皮干!过去,朝鲜使美国人付出了200亿美元的代价,而现在他们在越南已经付出了1000多亿美元。过去,朝鲜使他们付出了5.4万多人死亡的代价,而现在他们在越南,这个数字已经被超过……

法:将军,美国人说损兵折将3.4万人。

武:得了!我可以说,至少是它的一倍。美国人总是宣布比实际小的数字:只要他们认为可以,他们就把5说成3。他们不可能只死了3.4万人。我们击落了他们3200多架飞机,但是他们只承认这个数字的五分之一!您瞧,在五年的战争中,他们的损失肯定不少于7万人,也许我说少了。

法:将军,美国人还说,您损失了50万人。

武:这是确切的数字。

法:确切的?

武:确切的。但还是回到我们的话题上来。1968年这一年,美国人确信他们能取得胜利。可是后来,突然发生了春季攻势,解放阵线表明自己能随心所欲地在任何地点和时间向他们发起进攻,包括壁垒森严的城市,西贡也包括在内。美国人终于承认发动这场战争是一个战略错误。约翰逊承认,麦克纳马拉也承认。他们承认选错了地点,选错了时间,承认蒙哥马利这一说法有道理:不该把一支军队带到亚洲大陆去。春季攻势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