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八章 开科?(第2/3页)

地方上倒是有人,但在没弄清短毛的心思之前,王璞可不敢从地方上招募——人家肯保留你大明官府已经不错了,还敢扩大规模?另外他所效忠的那个朝廷体制也不允许这么干。不过现在,在看到张陵手下的大明军队居然被允许扩大编制,还更换火器装备,庞雨又随手把那些投效过来的地方士子全丢给他之后,王璞自认为已经摸清了短毛的思想脉络。

“庞军师这是在为招安作准备么?你们打算重新恢复大明朝廷对琼州府的管治?”

王璞兴高采烈去向庞雨求证,却被后者迎面泼了一盆冷水:

“招安是要搞的,但就算招安以后这里也不可能恢复以前那种统治模式,我们是不可能接受明王朝统治的……之所以增加你的人手,只是为了方便你施政而已——你没发现你那个衙门最近基本瘫痪吗?老百姓连打官司都跑城管队去了。而且马上这里要开始大规模搞基建,涉及到民生事项很多,人少了怕你们那个衙门管不过来。”

“呃……是这样啊?”

王璞有些失望,但也没太沮丧,这段时间他的思想转变了许多,至少学会了如何平静接受那些和自己截然不同的思想——在短毛这边一年多,各种各样离经叛道,甚至是大逆不道的言论也不知听了多少,每次除了苦笑一下还能咋样,扑上去咬他们一口?换了以前的王璞或许会这么干,现在是绝不可能了。

想了想,王璞又道:

“就算把那些人全部收下,人手还是不足。况且,庞军师,实话实说,那些人虽然也读的孔孟之书,但其中很多人恐怕……并不适合为官为吏。”

庞雨笑了,王璞这家伙倒挺精明——其实对于那些前来投奔的人,他早就暗中调查过,水平实在不咋样。真要高水平早当官去了,也不会就混个生员秀才之类。

穿越众其实并不反感投机分子,但拖延到现在才来投效,可见其眼光实在不咋样。他们唯一的优势是能够读书识字,那些士子们也许因此而自视甚高,却不知在现代人眼中,读书识字根本算不上什么本事——就是给他们打工的乡下汉子,培训几个月后也能识的几百个常用简化字,身上还没那股子明朝酸腐气,岂不比这帮士子好用得多?

所以庞雨才很大方把这批“人才”全扔给了琼州府衙,但王璞王介山兼任州府学官,本就是管理这帮士子的,自然知道他们是个什么德行,也不想收垃圾。

不过庞雨答应给他扩充人手,这个优惠条件他绝不肯放弃,于是王介山再次向庞雨要人,条件还挺高——他想要那些经过短毛培训的,能写会算,却又仍然以劳动人民自居,不会满脑子想着当官的普通文员进州府衙门办事。

庞雨当然不会把这些人给他,但他给了王璞一个建议:

“老王,想要人才是不是?我倒是有一个想法。”

……

“科举?你们想要在琼州府开科考试?”

当王璞听完庞雨的建议之后并未回应,而是上上下下看了他半天,正当后者莫名其妙之际,王介山忽然哈哈大笑:

“庞军师,这科举乃为国选材之道!琼州府上科举一开,你们再说自己不是反贼,不想推翻大明朝取而代之……还会有人信吗?”

“呃……误会!老王,你恐怕有点误会……”

庞雨忙不迭做解释,说了半天才让对方听明白,原来他想要建议王璞开的科举并不是另起炉灶,而仍然是在明王朝的体制框架内折腾。

根据庞雨的印象,大明王朝的文化考试似乎是分三级:县试在县城进行,考出来的文凭称为秀才;再上一级为乡试,考出来称举人,有了举人文凭就可以参加选官,成为朝廷的正式编制成员;只有最后一级会试才要去京城,考出来的进士是未来地方大员和中央领导备选。再往上的殿试属于让皇帝亲自选拔人才,没有淘汰作用,状元榜眼探花等只是荣誉称号,对于日后的前途发展并没有太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