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三章 三套方案(第2/3页)

结果次日一语成箴,他们果然迎头撞上了辽东关宁军。孔有德手下很多人是认识辽东军将的,一看之下哎呀妈呀祖二疯子来了这可怎么挣得住——辽东名将祖大寿的亲弟弟祖大弼曾在战阵中被人一刀砍在脖子上翻身落马,当时人人都以为他死定了,没想到后来却活了过来,只在脖子上留下一条深深沟痕。然而从此以后这位老兄总觉得自己这条命反正是捡来的,打起仗来愈发的疯狂不要命。

据说有一回他带人在边境上巡逻,休息时部下刚给他倒好一杯热茶,忽然发现前面出现敌人,二话不说抡起大刀带着小弟们冲上去开片,砍完人得胜归来那茶居然还是热的,这件可以比拟当年关老爷的事迹传开之后,祖二疯子大名也随之威震辽东。

在祖大弼,祖宽,金国奇,吴襄等一批辽东将官冲击下,叛军果然被杀的大败亏输,由此解了长达七个月的莱州之围。

据说当官军追至莱州城下时,城中还不敢相信是援军到达,继续开炮丢石头准备打防御战,还是监军太监高起潜用绳子吊进城去,出示了巡抚等人的官凭音信,这才取信于人。此后在审问俘虏时发现,由于莱州城久攻不下,叛军已经胁迫周边百姓准备了二十万个土包,准备于八月二十日那天一起冲出,铺一座土坡杀进城去。幸亏在一日之前被击败,否则莱州必然失陷。

这关键一战之后,山东局势终于逆转过来,叛军节节败退,一路退回登州。登州城墙又高又厚,官军也拿不下来,干脆在城外筑起几条长堤将其包围。不过因为登州有一面直接临海,做不到彻底围困,在耗了将近一年之后,孔有德率领两万多残余人马和火炮乘船逃往辽东投降了满洲人,开始了他大有前途的“恭顺王”生涯。

……

当然了,这段历史是在没有琼海军介入的情况下才会发生。当一帮子来自二十一世纪的年轻人决定加入这山东乱局时,形势肯定会大有变化。至少,在习惯用硝基炸药搞爆破的拆迁队面前,登州城是无论如何不可能守得住的,城墙再高再厚也没用。

先前的全体会议早已经决定:琼海军应该在明军取得那场决定性的沙河会战胜利之前夺下登州。这样可以尽量完整的缴获登州城中人力资源。在此基础上,他们还希望能做到一点:那就是阻止孔有德投满,历史上此人投满使得满洲军的火炮军事技术大有提升,虽说在现代人眼中,孔有德所掌握的火炮能力也很低级,但他们依然不想让满洲军由此受益,哪怕一点点都不行。

封锁渤海湾,阻止对方渡海逃跑也是一条可行策略,不过眼下有更好的机会:只要在沙河之战前把叛军赶出登州,他们必然会逃往自家主力部队那边。到时候正面有明军挡一挡,背后琼海军再那么一逼……叛军就很难逃脱全军覆没的下场了。这支部队在山东造了那么多孽,尽量一次性消灭,避免其流窜为害,也是很重要的考量。

“九月二十六进军,十月二日决胜,今天都九月二十了……可惜,时间上来不及啦。”

解席低声咕哝着,他之所以一直不做决定,就是想看看在时间上够不够用这条甲案。从威海到登州路上行程一百二十公里左右,光是部队行军就预计要六七天,如果考虑到遇敌交战等意外情况,就很难确定时间了。再怎么精打细算,至少要有半个月左右才够,可眼下只有十天左右,再要从威海登陆就太勉强了。

“那丙案呢?”

北纬立即问道,但解席马上摇头:

“丙案不予考虑,太冒险了。”

所谓“丙案”其实正是北纬最早提出。在实地侦查了登州城的地形状况后,他回来后便向参谋组提出了一个非常惊人的建议:登州一面临海,设有水城,有一条水道直接通往城内。所以北纬建议干脆让舰队直接冲到水城门下,以火枪火炮压制对方城头火力,以陆军夺取水城,强攻登州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