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将情感放在理智之上的结果(第2/8页)

等等,这不就是孟尝君鸡鸣狗盗的故事吗?怎么主角又变成太子丹了?其实这就是野史中常出现的情况,往往把许多知名的故事变换主角,让人不知是张冠李戴,还是事有巧合。

深怨于秦,求欲复之。奉养勇士,无所不至。

燕太子丹因为这件事深深怨恨秦国。什么叫作“求欲复之”?就是他想报仇!可是这仇要怎么报?论国势,秦国强大;论军队,秦军无敌。太子丹想来想去,想出来的方法就是用刺客!于是他开始招募天下勇士,对他们极尽所能地好。他为什么要这样做?因为他要这些勇士为他卖命!

《老子》说“宠辱若惊”,形容人非常计较得失,可是有时过分的宠或辱,还是要惊的。年轻的朋友,如果遇见有人对你好得超乎常理,一定要小心,人家可能想买的是你的命!

为书与其傅鞠武曰:“……今秦王反戾天常,虎狼其行,遇丹无礼,为诸侯最。丹每念之,痛入骨髓。”

太子丹写了一封书信给他的老师鞠武,信中先说:“现在秦王违背天地间的常理,行为犹如虎狼。”秦王做了什么事情,让太子丹如此愤慨?不是残民以逞,不是欺男霸女,而是“遇丹无礼,为诸侯最”。秦国有来自各国的使者和人质,而秦王唯独对太子丹最为无礼,无礼到了让太子丹每每想到就“痛入骨髓”的程度。各位看看,太子丹对秦王的恨到了什么地步!

“计燕国之众不能敌之,旷年相守,力固不足。欲收天下之勇士,集海内之英雄,破国空藏,以奉养之,重币甘辞以市秦,贪我赂,而信我辞。一剑之任,可当百万之师;须臾之间,可解丹万世之耻。”

但问题是燕国的军队打不过秦国,就算想和秦国长期对峙,恐怕燕国都办不到。该怎么办呢?太子丹想到的办法,就是聚集天下的勇士英雄,用燕国的财力来奉养他们。同时用重金和甜言蜜语来逢迎秦国,让秦国因为贪图贿赂而相信燕国的话。接下来,就可以实施太子丹真正的计划。什么计划呢?就是刺杀!

太子丹认为,拿着一把剑去刺杀秦始皇,比带一百万军队去攻打秦国更有用;剑刺进去的一瞬间,就可以解除太子丹万世的耻辱。太子丹真正想要的目标只有一个,他要秦王死!

“若其不然,令丹生无面目于天下,死怀恨于九泉,必令诸侯指以为笑。……谨遣书,愿熟之。”

如果办不到呢?太子丹说,他觉得自己无颜见天下,死了也会怀恨于地下,因为这必然会让诸侯们指着他耻笑。于是太子丹写了这封信,希望老师帮他好好想个办法,来达到这个目的。

请问,如果你是太子丹的老师,看到这样的书信内容,你赞成还是不赞成?

我们看看鞠武如何回信:

鞠武报书曰:“臣闻快于意者亏于行,甘于心者伤于性。……事必成然后举,身必安而后行。……”

鞠武的回信开头就说:“行事只求一时称心快意的人,最后必然对他自己是有所损伤的。”所以《孙子兵法》说:“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而致战。”孙子认为发动一场战争的原因,绝对不可以因为情绪,绝对不可以因为理想,绝对不可以因为正义,绝对不可以因为和平;发动一场战争永远只能因为一个原因,就是“我会打赢”!这也就是所谓的“事必成然后举”。

而一个智者考量事情,向来是“未虑胜,先虑败”。也就是在做事之前,先要考虑万一事情失败了以后,能不能承受这个代价?如果能承受才去做,如果不能承受就不要去做。这也就是所谓的“身必安而后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