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落幕、晋级(第2/3页)

蔡瑁看得出来,蒯越自然同样看得出来刘备的小心思,不声不响的将球推给了刘表,反正山高皇帝远,士兵们哪里知道这些?而且刘备跟刘表,现在是一条绳子上的蚂蚱,等于是将球再踢回到刘备这里。

刘备微微颔首道:“若大都督愿意,我等便先退兵,若景升兄怪罪下来,由备一人承担如何?”

蔡瑁面色发黑,这刘玄德没完了?正要接话,却见王威行色匆匆的走进来,向刘备一拱手道:“玄德公,主公送来消息,令我军速速撤回襄阳。”

蔡瑁看着王威进来之后,直接找刘备而非他这个大都督,面色更是难看。

“哦?”刘备接过书信,一目十行的看下去,面色也渐渐凝重起来,扭头看向众人道:“江东孙权趁我大军出征之际,趁虚攻打江夏,黄祖将军战死,刘荆州命我等速速回兵!”

当初杨阜在吕玲绮和赵云、甘宁的护送下南下江东,按照当初的意愿,原本是希望江东能在吕布与曹操抗衡之际,出兵徐州,牵制曹操令其首尾不能兼顾,只可惜,冀州之战,袁绍灭亡的太快,曹吕两家瓜分冀州,并未真正意义上全面开战,曹操撤回许都,吕布也撤回了长安,那时候,如果再打徐州,江东便要与曹操正面对抗。

孙权自然不笨笨蛋,哪怕暗地里与吕布结盟,却也不愿意自己跟曹操硬碰,让吕布在后面捡便宜,毕竟这一纸盟约说到底,还是利益之间的结合,若没有利益反而还要承担风险,孙权自然不愿意,因此,孙权没有去招惹曹操,反而趁着荆州主力北上,内部空虚之际,出兵攻打江夏,最终得奇效,不但攻杀黄祖,更尽得江夏人口粮草迁往江东,周瑜更命人沿江而上,袭扰荆州沿江各县,张允独力难支,刘表不得已之下,只能派人将囤聚在孟津的兵马召回来抵御江东。

“大都督,撤兵吧。”刘备将书信递给蔡瑁道。

“传我军令,三军将士收拾辎重,准备撤兵!”蔡瑁看向最后都不忘往自己身上扣屎盆子的刘备,活撕他的心都有了,这句话几乎都是咬着牙蹦出来的。

军营中,响起一阵阵压抑的欢呼声,刘备大大的向蔡瑁鞠了一躬:“备代三军将士谢大都督仁德!”

“哼!”蔡瑁闷哼一声,甩袖而去,蒯越深深地看了刘备一眼,跟着离开,刘备留在军营里,一番安慰,并让将士们将死者遗体收敛,待回到荆州之后,再为他们安葬,这一番举措,自然更加得到荆襄将士的感激。

建安七年冬,热闹了一年的天下,随着年关的接近,建安八年的到来,洛阳一带持续了一年的战事,随着荆州军的退兵,渐渐进入了尾声,吕布回归长安,曹操返回许都执掌大局,中原一带,迎来了久违的平静,不过长江流域的战火却是随着荆州军的回归,拉开了序幕。

洛阳之战,若说最大的赢家,恐怕要数刘备了,回归荆襄之后,刘表迅速以刘备为中郎将,镇守江夏,此次随军回来的四万大军,除了王威这支人马留在襄阳之外,刘表拨给了刘备三万兵马镇守江夏,至此,刘备虽然依旧是寄人篱下,但也算拥有了一块根基之地,有了一定的自主权。

长安,骠骑府。

正在与貂蝉、刘芸一众娇妻逗弄吕征的吕布突然一怔,随即在众女不解的目光里,踏步而出,仰头看向天际,却见东南方向,原本混乱的气运之中,一股新的气运正在不断壮大,虽然如今还很薄弱,却生机勃勃,隐隐有大兴之象。

“夫君?”貂蝉疑惑的看向吕布,见吕布目光凝重,疑惑地问道:“发生了何事?”

“南方,要变天了。”吕布嘴角一咧,微笑道。

“夫君又要出征?”貂蝉眼中闪过一抹失落,以前,也有过类似的话,然后不久,吕布便出征了,作为一个女人,自然希望自己的男人可以有更多的时间来陪在自己身边,哪怕什么都不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