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在朝鲜 第三十章 混乱(第2/6页)

而后党人物,包括慈禧在内,都一时失声。

论心说,要是国内的事情,在大清最高的位置沉浮几十年的慈禧,谈笑间就平息了。最近没能搞定徐一凡算是意外。没想到这家伙简直就是把“我不要脸”这四个字挂在脸上。就算他耍赖,万寿过了也有的是办法收拾他。

可是对于外事,慈禧以降,这些后党人物都是一句话,没法子。什么时候儿都是被动应付,屁股给踹够了就陪个笑脸。反正丢人也不是她慈禧的,底下有人顶缸。日本这一动手,对小日本赔笑脸是拉不下脸来,对小日本搅了万寿局面慈禧也是一肚子的不爽。可是要动手打,谁心里也没有计较。日本是什么打算,到底有什么准备,有多少实力,谁都是一脑子浆糊,不少大臣,估计连葡萄牙西班牙都分不清楚呢!

到底该如何应对,该硬还是该软,谁都没法子。一时间只是关心那些驻京各国公使的意见,对于帝党人物跳出来大声鼓呼,也一时只有看着。这群情汹汹的架势,谁也不能顶着不是?

各国公使的反应,也是让人分不清爽,俄国公使立时就发表了声明,并且拜访了总理衙门。认为日本破坏了万国公法,破坏了东亚和平局势,应该遭到文明国家的共同谴责,在交涉上,俄罗斯帝国绝对是站在大清帝国这一边的……具体怎么谴责日本,怎么帮助大清,人家没说。

朝廷上下最为看重的大英帝国的意见,就让人觉着心里一凉了。大英帝国公使只是表示很遗憾的看到了这次事件,认为双方最好还是协商解决这个问题。但是大英帝国认为在朝鲜还保持如此落后的宗藩体系,也是一个问题。大清在朝鲜占有的利益太大,是不利于东亚和平的,在朝鲜,还是需要引进更多国家的利益才能保持东亚局面的平衡……其他的,等公使大人接到了国内的训令再说话儿。

法兰西还记着中法战事的仇呢,这次很有点幸灾乐祸的模样。再说了,他们的利益在大清的西南面,这个东北位置的纠纷,他们也懒得管,只是说了一点不疼不痒的话。

美国公使倒是说了一些认为日本桀骜过份的话,并且认为日本举动是破坏太平洋和平局面的不理智行为,希望马上召开包括美国在内的各国调解的会谈,并且希望在朝鲜和东北亚门户开放,各国机会均等……美国估计还记着日本和他们在夏威夷结的梁子呢。再说了,现在的美国,也实在没有太大的影响力。

这么一通各国搅和下来,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的那些大臣们都是面面相觑。任何一个国家没有说出任何有分量的话,有实力调解的国家在冷眼旁观,没实力调解的国家在那里添乱。换句话说,现在没有任何国际势力愿意或者有能力约束日本的行动,而大清只有独力面对!打输了不用说,就算打赢了,估计朝鲜的地位也不能保住!

难道真的只有教训了小日本,才能度过这一关?

朝鲜直隶和东北,唯一可恃的常备水陆师就是北洋,而北洋,又能不能击败日本?

至少现在的大清帝党后党人物,都还没有想起孤处朝鲜以北的徐一凡。哪怕是当初最想拉拢徐一凡的帝党,也不认为他们有改变局势的力量。单纯算算数字就知道了,徐一凡一镇兵八千人(徐一凡扩第二镇的事情没有和朝廷报备),而李鸿章在朝鲜有精锐陆师两万五千以上,在直隶,东北,山东,绥远等地还有一万七八千常备陆师,储备的武器弹药再装备几万新募军也足够。更不用说李鸿章还有北洋水师!

风潮激烈涌动,但是除了一片激愤,大清中枢北京城在一片扰攘当中,谁也不知道局势将究竟向何处发展。

※※※

“中堂!咱们还是赶紧拜会各国公使,要求联合调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