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在朝鲜 第三十一章 奔流(上)(第4/5页)

慈禧哼了一声,心下也觉得,看来是没法不打了。大清也不是泥巴捏的,连小小日本都敢来上门咬一口!害得她的万寿都过不踏实,这股子气儿她也没地方撒去。最要紧的,是日本都宣战了,大清还能不奉陪么?她要说个不打,这个位置就坐不牢!不过看着光绪那个得意的样子,老太太还是觉得不舒服。

“打是好……能打得赢么?”

光绪一怔,顿时就背起翁同禾的话来:“我们大清国土是日本四十倍,人口是他们十倍,财力也是他们数倍,还有数十万练军,小日本怎么可能是我们对手?”

慈禧又哼了一声:“小日本调了多少兵,筹了多少饷?我们能调多少兵,能筹多少饷?他们怎么来,我们怎么迎?皇上,你也说个道道出来啊?”

这下光绪是真的怔住了,他身边的人物,包括整个大清上下,只看到的就是大清大而日本小,一百个当中倒有九十九个认为此战怎么打都必胜。谁也没留意他们的兵到底是怎么布的,朝鲜现在到底是怎么样一个局面,要打仗的话得筹多少饷,怎么筹饷……

光绪身边,可没有象徐一凡身边那样一个参谋本部做全盘筹划,反正打仗也是李鸿章的事儿不是么?慈禧等着他回答,光绪想想,也只有含糊回答:“老佛爷,民心士气都是如此,筹饷调兵想必也是顺手儿……各地督抚都有电来了,说小日本欺人太甚,他们都会尽力筹饷调兵,老佛爷,这气不可泄啊!”

看着满地跪着的大臣,再想想这些日子看的督抚们的折子,慈禧突然就是满心烦躁,尖声的喊了起来:“由着你们去闹吧!反正我是归政荣养了,过个生日都过得不安心!皇上你真是孝顺得很!”

一句话就说得光绪扑通一声跪了下来,直挺挺的戳在那儿不敢说话。

慈禧一摆手:“下去吧!宣战,筹饷,调兵,都由着你去闹,到时候不要让我收拾烂摊子就成!皇上,我就一句话,打仗不是书生叫叫就成,你还是好好儿的和李鸿章商量一下,打也要打一个模样儿出来!”

※※※

天津,北洋大臣衙门。

短短一两天下来,李鸿章的老态就明显得再也掩饰不住了。

往日这位大清重臣身板笔直,声音洪亮,谈笑间气度阔大。但是随着日本宣战,驻天津日本领事冷笑着将这个消息在联合调停会议上面宣布,并且夹着皮包走人之后,一直还在竭力维持的李鸿章一下就苍老了不少下来。

整个战事的担子,一下就全部压在了他的肩膀上面!

谁都知道,北中国的筹防,二十年来都是李中堂一人为之。而日本宣战,主战场就在北中国和朝鲜,都是他李鸿章的地盘!

时势之下,不应战已经不可得。但是一旦应战有什么闪失,他李鸿章一生功业,就付诸流水!中法战事之后,李鸿章已经背上了全天下的骂名,那次好歹是在南方,而且对着的是法兰西这么一个强国,对小小日本的挑衅,他绝对失败不得!

日本宣战的消息一旦传到,李鸿章马上就回衙门坐镇,电报和雪片一般发出,各个口岸,各个地方,一连串的筹防筹饷的命令发出去。重中之重还是朝鲜,他一连串的电文发给叶志超,只许胜,只许稳住朝鲜局面,不得失败!他要什么增援,李鸿章拼了老命,掏出老底也要给他送到!万一失败,在他李鸿章下台之前,他还满有把握砍了叶志超的脑袋!

这一忙就是不知道东方既白,昏头脑涨的就听见杨士骧的声音:“中堂……北京那边传来朝廷的消息,皇上带着大臣们请了慈训,看来就要对日宣战了……朝野风潮,都是非要应战不可,退不得了……说不定明日就要对日宣战……”

李鸿章抬头一看,就看见杨士骧也是眼圈黑黑的,整个人仿佛都瘦了一圈,报着一叠文电憔悴得仿佛随时都能倒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