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在朝鲜 第五十六章 忠臣(第4/10页)

大清已经衰微到了极处!

只有徐一凡在朝鲜白手起家,两年的经营,两年的覆雨翻云,只有他在这里摧挫敌锋。禁卫军已经是毫不夸张的大清第一强兵!

这个时候,徐一凡已经是一支举足轻重,再不能被满清朝廷限制的力量了。他要是坐守朝鲜,完全交代得过去,海路断绝,量一量从朝鲜到辽南的陆路就知道了,就算奉命回师,按照这个时候的道路条件,走个几个月也没人挑眼。按照满清现在的力量打下去,只有一场接着一场的惨败,接着屈辱求和。

如果徐一凡真有如他们猜测的野心的话,就应该看着满清败得越惨越好,一片废墟当中,风云际会的英雄人物,才更有机会崛起!

到了那个时候,就算徐一凡有恃强硬来的实力,真的天下归心否?只怕揭杆起时,就是帝国分崩离析,动荡不休的开始——徐一凡纵然已经有了声望,在帝国内部的基础,还是太薄弱了!

可是放弃这个机会,又要等到什么时候?先不说回到国内,战场扩大了如此多倍,徐一凡这点兵力能不能挽回危局。帮满清缓一口气,然后再让他们继续再想方设法的对付禁卫军,对付徐一凡。然后再逢国战,大清照旧再来一场惨败?

李云纵和楚万里都是多年的老搭档了,双方对局势的考虑判断都差不多。徐一凡从一开始就走的不是老路,他们这才誓死追随。现在这个时候,替徐一凡想想,还真是左右为难!

李云纵纯粹一些,他下定决心追随徐一凡之后,就只是遵照命令,不管徐一凡做出什么样的决断,他执行就是了。这个时候,他也是默不作声。

楚万里的嘴角却浮现出一丝坏笑:“大人啊大人,还非要给咱们吹吹风,统一一下咱们的意志么?只怕你早就决断下来了吧……”

徐一凡自语了一句,突然回头,口罩上面露出的眼睛滴溜溜的转着,瞧着正在坏笑的楚万里:“万里,鬼子不过六个师团的常备兵,再拼凑,最多一两个能战的了不得了。咱们打掉两个,还有两个在辽南。鬼子还有两三个师团的预备队,你觉着,他们会把这兵力投入朝鲜,还是投向哪里?”

楚万里摘下军帽,挠挠脑袋:“不是山东,就是直扑津门,干脆打北京,不会到朝鲜来的……”

徐一凡紧接着逼问一句:“为什么?”

“到朝鲜再来啃我们这个硬骨头?鬼子又不傻……这个时候,朝鲜他们再把国家最后一点力量投进来,要吃掉咱们也难……再说了,打垮了我们,朝廷就会和他们求和?扯淡不是么……我看朝廷多半还盼着我们和鬼子打个两败俱伤呢。吃完我们,鬼子也家里没有余粮了……

辽南,山东,甚至津门到北京帝都,至少现在鬼子是怎么打怎么有,就看鬼子胆子多大了……直扑津门北京,还担心个列强干涉什么的,席卷山东是绝无疑问。与其来和咱们拼命,不如拼命在这些地方扩张战果,将那些京城的大佬们打得心胆皆裂,赶紧求和,他们才算捞到战果……再拖下去,鬼子就自己耗死自己了,他们才多大点儿地方?”

李云纵也在旁边淡淡附和:“这次和日军交手,标下也觉得,日军从上到下,从战略到局部,都是孤注一掷。战略上,以小国凌大国,靠的就是不多的精兵速决作战。战术上,每一次战事也都是期望速决,不留后路,可见日人军资储备不多,拼命建设起这么一支常备军,已经耗尽国力了……他们在朝鲜打下去,除了面子,捞不到足够的战果!”

徐一凡眼睛乱转,笑道:“哦?这么看来,咱们可以守在朝鲜,安安全全的等着看最后打成什么样子,再回国摘桃子咯?这样也好,咱们也打得够累的啦……”

李云纵默不作声,而楚万里也笑嘻嘻的不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