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在朝鲜 第五十七章 先遣(第3/4页)

得知朝鲜胜绩之后,像是抓到了救命稻草似的,一份份军机主稿的电谕流水也似的发过来。再由平壤快马转到安州,中心思想就一个,徐一凡禁卫军速速回援,在辽南一带,痛剿日军!以光绪名义发的电谕也不在少数,褒奖的话说了一套又一套,御赐的物件按人头赏的集中在一起,装半船都够了,李云纵,楚万里等出力员弁,已经保升到了头品顶戴,提督记名简放。徐一凡赏兵部尚书衔,世职已经加到了一等子爵,李鸿章也不过是一等伯爵!还许了除长子袭爵之外,再加两个儿子的云骑尉世职——兵部侍郎这种二品大员就已经有外放巡抚的资格,兵部尚书一等子爵,放一个总督也足足够了,没实职在手上,总归有点虚。光绪也掏出一点实在的,徐一凡可以让他的禁卫军营务处办出历年建军开兵的实支,朝廷可以予以报销!

帝党为了笼络徐一凡这根救命稻草,压倒帝党风头的人物,的确是耗尽心血了——虽然徐一凡非常怀疑,光绪能报销几两银子给他——算了,反正也不是冲着这个病歪歪的皇上打鬼子的。

除了这些要求立即回师的电谕之外,辽南的战报也随之一份份的传来,然后被楚万里领导的总参作战参谋们仔细的标注在地图上。辽南日军,已经分兵数路,大举扫荡辽东最富庶繁华的所在,兵力重心直指复州,通过复州大道直扑牛庄,摆出一副打通辽西走廊的样子。

九月二日,复州前线的清军依克唐阿部、徐邦道部、赵怀业部几十个新旧杂错的营在日军的一次攻势下就已经大溃。

九月三日,日军迫近复州,白发老将宋庆部先头数营总算赶到了复州城,在宋庆督战之下,总算勉强击退了日军先头部队的进攻。但是复州左近,村坊镇里,全部被日军扫荡席卷。日军征清第二军主力从旅顺源源而至,摆开了攻城大炮。

九月五日,日军发起总攻击,复州万余清军失利,大队退往盖平。而盖平那里已经有一支第二军分出的小支队,在日本舰队掩护下驳运上陆,本来还有点秩序撤退的清军在盖平前一下崩溃,依克唐阿,赵怀业,徐邦道,宋庆等在部下保护下死战得脱,再退牛庄(现营口)和田庄台一带,收拾余烬,准备再战。

过了牛庄和田庄台一带,出黑山,就已经踏上辽西走廊,而锦州就将在日军的兵锋之下!

地图之上,日军青色箭头张牙舞爪一般,攻击速度极为疯狂。在楚万里他们总参判断,唯一能延缓日军的前进速度的,就是他们的补给能力了。日军第二军携带的火炮众多,所以攻击据点的能力相当强大,但补充这些弹药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从接到的最新消息来看,日军已经停顿在盖平一带,征发粮草,等待补给弹药。就算如此,瞧瞧地图,从安州赶往辽西走廊要多远,而日军离辽西走廊几乎就在咫尺之间了!谁也不知道,宋庆,依克唐阿他们,能不能撑到徐一凡赶至!

在徐一凡的记忆里,在他那个时空的甲午,好像日军在东北打到了牛庄田庄台,在山东拿下了威海,全歼了北洋水师之后。两翼都受到威胁的煌煌大清,就再也支撑不下去了,只好求和。

唉,时间紧,任务重阿……谁让自己非先得当这个徐武穆……

仔细的看了一会儿地图之后,姜子鸣抬头,眼中精光四射:“大人,是不是要派我们骑兵先期归国,一路大张声势,联络地方,对日军侧翼形成威胁,牵制他们对辽西的攻势?”

聪明!

徐一凡在心里大赞了一声,不愧是积年的老马贼,这虚张声势,骚扰袭击的本事足足的。

“安州到辽南,足足一千五百余里距离,你确保能及时赶到,对日军形成威胁其侧翼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