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在朝鲜 第六十三章 天公无语(上)(第6/7页)

这小日本儿真是的,生生把人望绝路逼做什么?

大清,看来这场战事,是败定啦!

光绪却神色动也不动,还是那副惨白,淡淡一笑:“知道了,你们商量着办。”

翁同禾却不客气,一下站起来就要拦住光绪。今儿老头子举止都显得有些浮躁,眼睛瞪得大大的,精光四射,让人不敢逼视。他朝着底下几个大臣一摆手,大家都不知道翁老头子今儿犯了什么痰气儿,觉得和自己不相干的赶紧磕个头退下。只有文廷式文大状元直挺挺的跪在那儿,就当没看见。翁同禾看他那个样子,只是微微点头,也不理会。

“老师,您想怎么着啊……朕实在累了,乏了。这天下,还是老佛爷收拾吧……”

光绪喃喃自语,躲闪着翁同禾的眼光。而老头子却脸上潮红的色彩越泛越深。到了这个地步,光绪还有退路。他翁同禾却是绝无退路!一天前天下第一大臣的位置还在向他招手,一天后却是惨败的消息传到。其他人老头子不知道,慈禧定然是恨绝他了!

既然退后一步,都不知道死所在哪儿,这个时候,唯有挣扎着死中求生。他镇定的转了一圈,将太监宫女都打发了出去,还仔细的看了看,确定周遭无人,才用低而阴冷的声音咬牙道:“皇上,日军在山东上陆,赶紧将抽调出来到京师入卫的淮军兵队,再回原防!至于京师空虚,密调徐一凡的禁卫军,潜越辽西,入卫京师!”

一语既出,震得光绪身子都是一抖。跪在那里的文廷式也瞪大了眼睛,几欲晕倒。

帝党一直在对徐一凡示好,潜意识中也将他当作可以依靠的力量。这调徐一凡入卫京师,而不让李鸿章带兵队来北京,背后的潜台词,不问可知!

没想到翁同禾竟然敢疯狂若此!

光绪腿一软,就坐在了身边一把椅子上。文廷式猛的站了起来,低声切齿道:“翁大人,你疯了!”

翁同禾回头,脸上肌肉都抽搐在一起:“难道你要看着圣君幽闭,小人再度当道,才肯甘心?”

“李鸿章调回去也就罢了,毕竟日军上陆,回返山东,名正言顺。徐一凡现在在哪里,你怎么能找得到他?这消息来往传递,时间耽搁不说,万一泄密,该当如何是好?”

“我和徐一凡的拜兄谭嗣同早有电报往来,他也是一位心怀忠义之士!这主意,就是他出的!徐一凡动向,这谭嗣同尽知,按照他的推算,最多明日,徐一凡就要进辽阳城了!用谭嗣同密本直发辽阳电报局,他是钦差大臣,奉天将军,还怕收不到?圣上吁请他入卫京师,有什么不成?”

“辽西还有大军在,徐一凡怎么越过他们,直入京师?要是那边知道,会不让大军挡着他?”

“辽西一帮败兵,还想挡住徐一凡的万余精锐之师?他间道而动,越过辽西。以他当初五天八百里定汉城的速度,比谁都早到京师,到时候,大局就定了!”

“万一消息走漏,皇上就在北京城!你置圣上于何地?这等变起京门,史书斑斑有载,哪个朝代,有好下场了?”

“难道你就看着我皇上被幽闭,我等清流被禁锢……皇上是老佛爷挑出来的,再挑一个,又有何难?同治爷驾崩如此之早,难道无因?”

这句话说得是如此之放肆,若不是翁同禾心境大起大落,对来日恐惧万分的情况下,打死他也说不出来!这一句话也是如此之有力量,震得文廷式腿一软又跪在了地上,震得光绪大张着嘴说不出话来!

翁同禾凛然的站在那里,冷冷道:“事急矣,非放胆不足以成事!”

玉澜堂内安静了半晌,最后才传出了光绪似哭非哭的声音:“朕不知道……我不知道,我什么都不知道!”言罢他已经掩面,踉踉跄跄的奔回了自己的内室。巨大的压力,让他那干瘦的身板在这一刻仿佛就要折断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