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6章 医术科举(第2/3页)

左少阳谦虚了几句,干了一杯酒。

伍舒又道:“小弟闲暇也看些医书,诸多不明之处,今日得见高贤,还想请教一二,不知左兄肯否赐教?”

“言重了,切磋交流,却也无妨嘛。”左少阳也学着拽文道。

“太好了。”伍舒搓了搓手,陪笑问道:“《内经素问》有云:『五脏六腑令人咳,非独肺也』。请问左兄,此言和解?”

左少阳见他问得诚恳,便笑了:“这个容易,这句话说的是咳嗽与肺和五脏六腑的关系,──治疗咳嗽,不仅要治肺,而且要同时考虑五脏六腑的影响,因为咳嗽有外感、内伤的不同,肺和五脏六腑在导致咳嗽上也有本、标的区别。外感之咳,其来在肺,必由肺及它脏,肺为本,它脏为标。但是内伤之咳,先伤它脏,必由它脏及肺,这时候它脏为本,肺为标。所以论治的时候,要辨明咳嗽的病因病机和标本关系。外邪犯肺,肺失清肃的咳嗽,要疏散外邪,宣通肺气为主。而五脏六腑之邪传肺导致的咳嗽,则分脏论治。肝火犯肺之咳,要清肝泻火;肾阳虚衰、水饮内停之咳,要温阳散寒、化气行水。”

一席话,说得伍舒点头如鸡啄米一般,脸有喜色,又道:“《神农本草经》对菊花用途是如何说的,愚弟记不清了,左兄能否提示一二?”

左少阳淡淡一笑:“《神农本草经》上说的菊花的用途,是『头眩胀痛、目欲脱、泪出、恶风湿痹、皮肤死肌、久服利血气,轻身,耐老延年』。其实,凡芳香之物皆能治头目肌表的病,但香则无不辛燥,只有菊花得天地秋金清肃之气而不甚燥烈,所以用于头目风火的疾病最适合。”

伍舒更是喜上眉梢,连声赞叹,田少爷也是有些得意的神情,左少阳见他们这神色,有些搞不清楚为了什么。

伍舒又拱手道:“《伤寒论》有云:『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细辛附子汤主之。』请教左兄,这句话如何理解?”

左少阳笑道:“原来伍兄是考校小弟来了?”

伍舒忙起身拱手:“不敢不敢,小弟存心讨教。”

“是吗?嘿嘿”左少阳慢条斯理道,“这句话是关于少阴阳虚兼表的证治。少阴虚寒证本来是不应该发热的,可是偏偏发热了,所以叫『反发热』。而发热一般应该是太阳表证,太阳病其脉当浮,可是现在这病却脉不浮而沉,沉脉主里,为少阴里虚,脉症合参,这个证是输少阴阳虚兼太阳表寒证,也就是太阳与少阴两感证。太阳和少阴两经兼病,也就说我们说的表里同病。治疗上,要看表里证的轻重缓急来确定是先表后里还是先里后表,又或者表里同治。代表方是麻黄细辛附子汤。──方剂的应用也说吗?”

“当然,能指点一下更好。”伍舒脸上又是敬佩又是欢喜。

左少阳便道:“麻黄细辛附子汤是麻黄解表散寒,附子温里助阳,配细辛通彻表里,既可以助麻黄发汗解表,又可以助附子温经散寒,三药合用,补散兼施,既可使外感寒邪从表散,又能固护真阳,使里寒为之散逐,所以本方能助阳解表。这方用于阴虚表寒之证,并既可祛痰利水而治咳逆上气,又能温经散寒而除风湿痹痛。──我的回答,伍兄还能满意吗?”

伍舒和田少爷一家都齐声鼓掌,伍舒一挑大拇指:“左兄不禁医术高明,药到病除,对药理医书也是如此精通,论断精妙绝伦,堪称『儒医』也!来来,小弟恭敬左兄一杯!小弟先干为敬。”端起酒来一饮而尽。

左少阳也喝干了杯中酒,微笑道:“伍兄问得如此之细,又是十分用心倾听,看样子,不像是单纯的讨教吧?”

伍舒嘿嘿笑道:“左兄聪明,一眼就看穿了愚弟的良苦用心。在解惑之前,愚弟有个问题想先问左兄,不知可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