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章 大军西征(第4/5页)

“文浩,你们可是出来了!”雪霏儿迎上前去,只见怜儿和一个老太婆扶着一个一脸病容的俊俏女子跟在后面。

上了车,杜文浩将手中的包袱交给陈婆,叮嘱道:“我已经叫我的几个伙计在城外候着送你们回去,路上你们最好以母女相称,娘娘最好也不要说是姓陈了。”

陈婆感激地连连点头,接过包袱,陈美人则紧紧地拉着杜文浩的手:“此去一别不知何日再见了,杜大人救命之恩,小秋来世再报。”

杜文浩淡然一笑:“娘娘保重,包袱中的银两足够你们回家了,只是一路劳顿,娘娘一定要坚持吃药。”

陈美人已经是泣不成声,不能言语了,杜文浩见天色渐晚,担心夜长梦多,还是赶紧让她们赶路的好:“好了,不能久留,你们走吧。”

怜儿走到车前,噗通一下跪在地上给陈美人磕了三个头,哀声道:“娘娘,怜儿不能伺候您了,您千万要珍重。”

“好怜儿,从前亏待了你,好在将你托付给杜大人,坏事变好事,歪打正着,给你一个好归宿,我也就放心了,若是有来日,你就来苏州看看我,我也会非常想你们的。”

马夫扬鞭一声清脆的声响掠过空中,马车飞驰而去。

……

第二天一早,杜府甜水巷正门大开,一辆辆马车驰了出来。一长溜摆满了巷子。坐人的、拉货的,好几十辆。杜家除了留下憨头带着一些伙计仆从继续经营五味堂之外,一大家人都随杜文浩西去雅州。

焦公公代表太皇太后亲自前来给杜文浩送别,宁公公要跟杜文浩一起出发去黄冈传旨,所以一早就乘马车带着御前侍卫来了。

庞雨琴的奶奶、父母一家人,还有雪霏儿的老爹,杜文浩的同僚,亲朋好友一大帮子,都来送别,把个甜水巷挤了个满满登登。

在庞雨琴和雪霏儿家人掉着眼泪叮嘱两个女儿之后,众人上了车,挥手作别,大队车队浩浩荡荡出发来到南城门。

这里,韩绛带领的一万禁军已经整装待发。两队人马汇合之后,出城十里,来到送别亭。

这里已经等候着前来送别的吏部、兵部官吏,一番俗套恭送祝词之后,饮了饯别酒,大队人马往西而去。

行出十多里之后,韩绛将禁军分成两部,一部五千人交由杜文浩率领,作后军,随后慢慢行来。自己带着五千人,星夜兼程赶往成都。

这五千禁军毕竟是皇上的亲兵卫队,都是从各厢军挑选的精英,一个个膀大腰圆,盔甲鲜亮,装备也都很精良。

杜文浩先视察了一遍所有将士,介绍了自己的幕僚李浦,接着,大军继续开拔前往黄冈。

傍晚时分,在野外扎营,这次出征的随军粮草辎重大部分都留给了杜文浩的后军,所以军需不用担心。

本来,出征是不许饮酒的,不过他们现在看来没有作战任务,韩绛带领的三万五千人足以剿灭吐蕃西山番军,所以杜文浩征求了军律官的意见后,将各营军校叫到自己帐里,摆下酒宴,大家喝了个痛快。

这些营指挥都是些性情中人,这顿酒宴把将帅之间的关系融洽了不少。都端着酒杯挨个来给杜文浩敬酒,信誓旦旦表示鞍前马后尽忠。

这之后,杜文浩隔三差五便把各营军校叫来饮酒畅谈,同时还提高了各营兵士的伙食标准,全军上下对杜文浩领兵打仗的本事不了解,但对他身为皇上面前的大红人却如此平易近人,一点不端架子,都是交口称赞,都对他很是亲热。

这一天晚上扎营之后,杜文浩他们正在他的大帐里喝酒聊天,一个牙将过来,一手端着酒杯,一手捂着脑袋,表情十分痛苦:“杜将军,末将徐三敬你一杯!”

杜文浩是禁军殿前司武德骑尉,正五品。在宋朝,五品武官已经是想当高的级别了,又受托负责统帅此次西征军的后军,所以这些武将都称呼杜文浩为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