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八章 青之醉酒诗百篇(第2/5页)

但杨守文却笑道:“贺博士不必担心,我越是吃多了酒,文思就越是如泉涌。

多吃一杯酒,便多一首诗词。来来来,且看我唱和这牡丹令,还请诸公为我点评。”

杨守文的声音很大,就连总仙宫楼阁上的众人,也听得清清楚楚。

武则天嘴角微微一挑,仿佛自言自语道:“吃一杯酒,便多一首诗吗?朕倒要看看,你能吃得几杯。”

“婉儿!”

“奴婢在。”

“代朕取瑶台盯着,朕也想领教一下他杨青之的文采。”

武则天话语中不带半分火气,可是上官婉儿却知道,这位喜怒无常的君王,有些不高兴了。

兕子也是,你已经‘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了,又何苦和陛下斗气呢?

上官婉儿这时候,也有些为难了。

她不希望杨守文卷入武李两家的争纷之中,但却不想杨守文以这种激怒武则天的方式来解决问题。那可是一个性子极其刚硬的女人!别看她现在年纪大了,比之当年要温和了许多。可骨子里,却依旧是那个有着铁血手段,杀人不眨眼的武媚娘。

一想到这些,上官婉儿就不禁感到头疼。

她匆匆自总仙宫出来,才走到了瑶台楼下,就听到一阵唱和声。

“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与先前郭四郎所作的那首牡丹诗一样,杨守文这次也用了赞牡丹不露牡丹的手法。通篇都是赞美牡丹的意思,可是从头到尾却没有写出一个‘牡丹’来。且从意境和格调上而言,这首牡丹诗比之方才的《赏牡丹》古风更盛,格调更高。

好快!

当唱和结束之后,三十六楼共一百八十名勋贵名士,忍不住齐声称赞。

卢藏用脸色铁青,扭头看了一眼站在身边的杜审言。从杜审言的眼睛里,他看到了一抹失落。那是一种因为敬佩,而产生的失落。其实他卢藏用,何尝不是这样?

卢藏用对杨守文的厌恶,源自于范阳卢氏和陈子昂。

杨守文在昌平,摧毁了珍宝阁,令范阳卢氏有苦难言;而陈子昂和卢藏用更是好友。陈子昂年近四十未成亲,说穿了都是因为当年郑三娘的缘故。陈子昂深爱郑三娘,可郑三娘却嫁给了杨承烈,以至于陈子昂后来即便功成名就,也没有成家。

卢藏用因此,对杨家极为怨恨。

只是……

郑三娘虽已香消玉殒,却培养出了杨青之这等妖孽。

伯玉空有惊天才华,却不得抱美人归……这遗憾,恐怕是一辈子都不能够弥补了。

“子潜还在为方才的事情生气吗?”

这时候,一个站在卢藏用身边的男子,面带一丝阴冷笑意。

他年过四旬,生就一表人才,相貌俊朗。

岁月在他脸上刻画出了深深的痕迹,却无法掩去他卓尔不群的风华。他站在卢藏用身边,轻声道:“老子曰:刚不持久。杨家子才学固然过人,却不免过于刚强。

今上何等性子?

他若作不出这首诗也就罢了,现在作出来,便是令圣人颜面无光。

这等人,空有文采,却难有大成就。若是真的惹怒了圣人,只怕离死也不远了……呵呵,做人需知进退,识时务者方为俊杰!杨青之仗着有点才华,终不得好死。”

卢藏用认得这人,是尚书监丞宋之问。

这宋之问没有显赫家世,其父宋令文起于乡闾,多才多艺。宋之问兄弟三人,受父亲的影响,继承了宋令文三门技艺。宋之问工于文辞,宋之悌骁勇过人,宋之逊精于草隶,时称三绝弟兄。上元二年,宋之问进士及第,后为武则天看重。

他精于钻营,又能做出各种应制诗词,讨取帝王欢心。加之他与张易之兄弟的关系密切,所以甚得武则天的信任。今天这局面,他很快就看出了端倪,心中也随之有了决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