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三章 功亏一篑(第2/3页)

毕永年杀后大军分为几队,其中木厂里的人数最多,武功也最强,几番拼杀,又用了火攻,总算搞乱了局势,少数人冲出了包围,杀开了血路。武胜新队这些士兵用枪射击尚可,一旦接近肉搏,就没了胆魄,除非是对手无力反击,他们可以用刺刀挑人。可一见到拿着兵器冲上来拼命,他们第一个就想着逃。

只是杀开了新队,接着还有端王府的护卫,包括端王养活的不少武功教习。这些人亦是技击高手,虽然自重身份不用洋枪,但是手上功夫并不比毕永年这些人弱。往日里,不少人和毕永年还很有些交情,可是现在不是讲交情的时候,只有性命搏杀。

远方,杀声,枪声时不时响起,想来是在其他地方的自己人,也被官府围剿。毕永年两眼血红,人如疯虎,一口刀力战数人,竟是被他直冲到一条胡同里。单刀拄地,剧烈的喘息着。

他本是江湖草莽,湖广名侠,家中亦有一份足以生活的家私。其家祖上乃是大宋的武将,但是还不到将门这个级别,加上宋室始终重文,武将的地位也就是那么回事。直到金兵灭宋,毕家的人不想侍金,化剑为犁,归隐林下。

靠着家传的武艺外加世代忠良的好名声,在地方上,他们很有些势力。到了毕农年祖父这一代,日子算是到了极鼎盛的时候。三湘子弟,提起毕大侠,都会挑起大指,赞一声好汉。

而当好汉,是有利益的。只要报出毕大侠的名字,一些别人解决不了的问题,就可迎刃而解。被调解的双方,就会有一份心意送来,这便是收入。乃至买田的时候,毕家买田所付出的代价,也比其他人少的多,交租时也可以少交一些。争水夺地的时候,只要毕家的名号一亮,也都好用的很。好汉,是很能赚钱的好营生。

这一切的毁灭,则要归咎于洋人。正是西洋的船炮火枪,打开了金国的国门,也是枪炮,坏了人心。由于有了洋枪,功夫不像过去那么吃香,老百姓就不大买好汉的帐。到了毕永年父亲那一代,虽然武功不弱其父,但是名头已经大不如前,家业就也因此而呈败落趋势。

等到毕永年成年后,靠着一身过人的武艺,更靠着豪爽的做风,以及急公好义,救人危难的美德,又渐渐成了新的毕大侠。至少,他知道什么时候该用左轮枪,这点比他只知道用剑的父亲要强。

如果不是遇到谭壮飞,他大可像其祖父一样,当江湖上的好汉,做三湘孟尝。然后让自己家的产业增值,日子越过越兴旺,遇到不识相的教训一下,或是给上一枪。

但是正因为谭大公子的来访,他才明白了很多事。比如自己是汉人,这个江山,原本是汉人的,女真人不过是窃国的强盗。身为汉人,自己就该把他们驱逐出去,永远赶出国土,恢复汉室江山。他日与扶桑合成一邦,成为世界强国,到那个时候,不但洋人要被赶出去,自己还可以到洋人的土地上耀武扬威。

从过去单纯的做侠客,到现在突然变成了有理想,他的生活变的更为忙碌,产业缺越变越少。大笔的家财被拿来支持强学会,甚至连生命都要献出来。可是他不曾后悔,江湖上所有受他恩惠的人,都被他邀请出来共襄盛举。他懂得不如谭壮飞多,但是也能感觉出一点,从认识谭壮飞之后,自己终于知道什么才算活着。

原本他曾想过,要杀掉赵冠侯为弟弟报仇的。可是听了谭壮飞的话之后,他也明白了,与国家相比,私人恩怨算不得什么,只要能够驱逐鞑虏,杀弟之仇,可以先放一放。等到将来,慢慢再说。

操纵天子,维新变法,使金国自废武功,到最后围园杀后。这一系列的计划,毕永年都是参与者,一度,他认为自己看到了胜利的曙光,光明就在眼前,只差半步,自己就可以实现那个梦想,将鞑子赶出中原。可是乌云降临的竟如此之快,眨眼之间就遮蔽了天空,把那一点微光无情扼杀,三湘豪侠,经此一役,怕是没几个人可以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