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三章 谁是谁的谁(第3/4页)

她忽然在马上站起,用手指着远处“那里有片林子,咱们进去……”

京城陆军部内,来自山东的请示电文,与徐又铮在外柔然发来的电报放在一起。外柔然的进展很顺利,各路王公都表示了归附之心,放弃自治主张。当然,这还是建立在共合强大的武力之下。

如果铁勒或是扶桑恢复元气,继续对外柔然开展工作,还可能存在变数。最好的办法,莫过于在外柔然驻扎一支强有力的部队,震慑柔然诸王。

这支部队的最佳人选,莫过于山东的第一骑兵师。其不但战斗力强,且有着丰富的马上作战经验,与铁勒、扶桑都交过手,且有着足够的威望。如果由其驻于塞上,足以镇服这些草原贵族。

可问题是,想想也知道,山东根本不会同意这个要求,陆军部的命令,在山东也等于废纸。更可虑者,是徐又铮另一份密电里提到的内容。

山东与奉张组成秘密联盟,协助张雨亭一统关外。而张雨亭又把内外柔然视为自己的势力范围,对于钟央派一支部队经略外柔然的行为极为不满,多半是想要从中破坏。山东与奉军配合,恐怕非但不会帮助小徐经略外柔然,反倒可能下黑手,使绊子。

再者,在徐又铮的布局中,是希望鲁军留下一个师布防庙街,等到铁勒部队自相残杀,元气大伤之后,再以军事行动夺回庙街主权。可是赵冠侯压根不听从他的指示,已经下令部队做好开拔撤退准备。至于庙街的防卫问题,交由张雨亭的一个骑兵师负责。

那些胡子的忠诚度无从保证,尤其是对段芝泉的忠诚,更为可疑。只要有洋人给他们提供经济支持,他们肯定会和洋人更为亲近。这样的部队留下,庙街行动的意义,除了救回大批中国百姓外,寸土未得。

不管是段还是徐,谁也不在乎一二升斗小民的生死得失。他们在意的是版图疆土。换句话说,如果庙街可以到手,原住民死光也没有关系。现在局面反过来,徐又铮手上的实力,不足以制约奉鲁联军,只能向段芝泉求助。

灵魂尚且不能解决的问题,更不能依赖肉身,事实上,段芝泉拿赵冠侯,一样没有好办法。

尾大不掉。

现在的段芝泉,有点理解当初袁慰亭为何对山东既爱复恨,却又不敢轻举妄动的心态。自前金时代担任巡抚的赵冠侯,已经把山东经略的铁桶一般,外人根本钻不透,也冲不破。从钟央简派一些文职人员到山东,连办公室都分不到,更别提干活。自己白垫付旅费,最后只能灰溜溜跑回来。

至于派军官下去,山东一律先行考核,基层职位确有能力者会留任,至于高级军官……考核就没一个合格的。赵冠侯这个共合陆军元帅的军衔,足以把任何一个到他手下担任旅、团一级干部的人直接丢回陆军部,不用给任何面子。段芝泉虽然是共合总里加陆军总长,竟是调动不了山东境内任何一支部队,也任免不了一个官员。

徐又铮分析山东外强中干,可是这次庙街撤侨行动,鲁军还是出动了两个省军师。在第五师,第三十七师这些基本部队没动的前提下,还能出动两个不满编的师,让段芝泉对于山东的实力,也不敢小看。翻脸动武,第一借口不足,第二,底气更不足。

底气不足,就只好化为脾气。

“口口声声为国为民,真到了国家利益问题上,还是顾着自己的小算盘。像他们这样搞,共合什么时候,才能收复国土,重整旧山河?”段芝泉气的咆哮起来,周围的人躲的远远的。离开小徐这位灵魂,即使是段芝泉的儿子,也不敢招惹老子,别人劝解更听不进去。

段芝泉发火也是有道理的,除了经略内外柔然问题外,国内的情况,也让不能省心。明明是占据绝对优势的南北之战,居然变的困难重重。这并不是说,北洋兵打不过南方军,而是北洋内部的掣肘,远比南方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