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3章 西域列传(第2/3页)

将塞人的可怕习俗描述了一通后,柳下越苦笑不已:“臣差一点,也被做成了饮器和人皮头巾了。”

好在他在西域行走多年,已经学会了一些塞人的词汇,又献上塞人钟爱的丝绸作为礼物,才得以不死,被拘押在塞王身边,作为奴隶。这之后,柳下越跟着这些骑马的伊塞顿骑手东奔西跑,他们恰巧将柳下越带到了他的目的地,塞人各部聚集的一个盆地,大宛……

至此,柳下越已经离开中原整整三年,在这里,柳下越见到了他梦寐以求的汗血宝马,但他此时已沦为奴隶,随从也离散殆尽,无从购买名马回归中原了……

又在大宛被拘押半年后,恰逢这一任塞王病死,伊塞顿各部大乱,大宛爆发了奴隶的暴动,柳下越才终于找到机会出逃。因为害怕被追捕,他不敢往东,只能先向西南行,不偏不倚,就进入了一处名叫“巴克特里亚”的地域,后来他才知道,这里又被称之为“大夏”,是波斯帝国的一个边疆郡……

“大夏,距离雍都万里之遥,其地方千里,居民多为塞种,被波斯人统治。波斯人与塞人等行国部落不同,倒是与中原颇为相似,定居一处耕种田地,种植稻子和麦子,许多地方还出产葡萄酒。”

“波斯的贵人很喜欢东方的丝绸,却又无法与中原建立联络,只能通过沿途各邦国中转贸易,一匹在中原寻常的丝帛,在波斯可以卖到天价!”

“故而臣觉得,两国或许可以建立贸易,于是就想去拜访其王。臣便在大夏盘桓数月,学会了波斯话,又依靠从大宛出逃时偷来的一匹汗血马,换取了一身好衣物,置办了礼品,自称是来自东方丝国的使者,请求郡上的总督带我去波斯的都城,大夏总督是波斯王的亲族,对臣的话将信将疑,只是诧异于臣与胡人颇为不同的外貌,这才愿意为之引见,毕竟,他也曾经听说过东方丝国的传闻。”

“直到在大夏总督派人护送下继续西行,臣才知道波斯之大,远远超出我的想象。其国分为数十个郡,臣估量了一下,倘若把所有郡算到一起,只怕比整个中原的赵、秦、楚、燕、越各国加起来,还要大……”

“每个郡管辖的大小城镇有数百座,城中有集市,波斯人喜好商贾,用车船经商,通过通衢六道,可以跨越数千里运到另一个郡去。他们用银作钱币,钱币铸成波斯王容貌的样子,国王死去,就改换钱币。波斯还有文字,有诗书。”

抵达这里后,柳下越才第一次遇到了一个文明程度堪比中原,甚至在许多地方还要超过中原的庞大帝国,在波斯看到了的一切,都让他惊叹不已,同时也惊觉,原来山外还有山,中原,或许并不是这天地间唯一的中心。

“波斯有好几座都城,臣被带到的名为波斯波利斯,此城位于一座大山之下,气势雄伟,几乎全部为石制,城中道路宽敞,四处皆为雕像。其俗信奉拜火教,相信天上有一黑一白两位大神,朝拜时定要两腿交叉。民俗赤脚,男子剪发,衣服不剖衣襟,套青白色巾帔,边上用锦缎装饰。妇女编辫子垂在脑后。贵人出行时乘象,象后跟着上百奴隶侍从……”

柳下越对那座大城的格局叹为观止,也对波斯宫殿的金碧辉煌记忆犹新,也就是在那里,他见到了波斯的“万王之王”。

……

“波斯王名为薛西斯,其身材甚高,高达一丈,满脸浓须,头戴金冠,得知臣乃是丝国使者后,态度倨傲,他继承其父之尊号,自称万王之王,要臣在殿内向他下跪朝拜,还质问了臣一个问题……”

听到这里,时间已经入夜,但赵无恤却依然津津有味,连忙追问道:“那薛西斯问你什么?”

“薛西斯问,丝国与波斯,孰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