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 东北望(七)(第2/3页)

韦泽永远是走在最前面的那个人,在中国的时候,周新华只是个追随者。亲自参加过歼灭满清小朝廷的战斗,亲眼看到了中国曾经的统治者们的覆灭,周新华面对日本幕府残余的失败者,以前接受的政治教育忽然间就融会贯通了。时代一定会向前走,中国越过了旧时代,进入了新时代,是因为韦泽带领着光复军摧毁旧时代的一切。现在这帮虾夷共和国的家伙其实已经经历了毁灭,不得不走上新时代的道路,如果在这个时候还逡巡不前,在周新华看来未免有点可惜。

接下来的几天里面,虾夷共和国的首脑与首领中,好些人是再也不肯见周新华了。另外一部分人则向周新华请教着中国是怎么获得革命成功的。革命成功之后的新中国又是怎么组建起自己的政府。

周新华的建议很简单,“土地国有”“人民平等”“国家管理所有税收”“国家投资工业”“义务兵役制”。这些都是中国已经实施的政策,到现在为止,这些政策也起到了良好的作用。消灭了封建势力之后,生产力得到了解放,社会的活力大大增加。

经过选举产生出来的虾夷共和国大统领榎本武扬“洋装散发”,与周新华一起写了《虾夷共和国建国大纲》。在这份大纲里面,确立了四民平等,土地国有,所有人都有服兵役的义务。而退役之后,无论男女都须得服从政府安排,政府分给土地,安排工作。说白了就是全民皆兵四个字。

周新国原本就知道幕府其实有建立议会的打算,不过那时候的议会本身只是为了维持幕府的统治。所以对于榎本武扬竟然提出服兵役者并以结束之后得到选举权的意见,他倒是颇为讶异的。同样,榎本武扬并不太认同所有人都有被选举权的建议。他认为服兵役的人可以有选举权,但是被选举权却要牢牢控制在忠于虾夷共和国的人手中。

榎本武扬与周新华争执的要点是司法问题,中国对司法平等这件事进行了大量宣传,也遇到了很大阻力。但是韦泽并非一个传统皇帝,没有贵族体系的新中国的司法不存在不能碰触的人。固然没有任何人敢去找韦泽的麻烦,可理论上韦泽犯法之后也要接受调查与法律的惩处。这就是司法平等的理念所在。世纪执行是一码事,可法律上存在法律无法管辖的人,那又是另外一回事。

看到了榎本武扬那为难的表情,周新华恍然大悟了中国革命的伟大之处。军队的政治教育讲的清楚,只要法律上承认有一个人不受法律约束,要不了多久,就会有更多人成为不受法律约束的人。只有法律不承认任何人可以不受法律约束,法律才会被真的当回事。

《虾夷共和国建国大纲》写完之后,榎本武扬与那帮一起制定这文件的人都自己去忙了,周新华毕竟是个外人,他的头衔只是中国派遣军总政委而已。而且韦泽与周新华谈话的时候告诫他,不要介入虾夷共和国的内部事务。影响虾夷共和国的方向与强行介入是两码事,中国的俗话说,强扭的瓜不甜,拔苗助长是非常没效率的举动。

时法国顾问布吕涅倒是非常有兴趣的与周新华探讨起政治观点来。此人原为幕府军事顾问,在榎本前往箱馆时无视法国政府发出的回国指令,与榎本和其他6名顾问一起到了虾夷共和国。法国大革命之后,共和思想经过数次复辟之后坚强的站住了脚跟,即便是拿三当了总统之后又当了法兰西皇帝,可这不意味着共和制的覆灭,反倒是让共和制更加深入人心。

布吕涅并非保皇党,他曾经对幕府希望建立议会制度很感兴趣,对于倒幕军的暴行很不以为然。他没想到居然在日本遇到了中国革命军人,这自然是要大大亲近一番的。

周新华上过军校,学过世界历史,对于法国大革命也颇有兴趣。重创了明治政府海军之后,暂时不用担心遭到敌人的进攻,两人也经常一起谈着法国与欧洲的历史。日子一天天过去,两人的关系也日渐亲密,布吕涅表示自己很喜欢日本,如果虾夷共和国能够胜利建国,他想当法国驻虾夷共和国的大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