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第211章(第3/9页)

当时的杨富贵只是东王派去接管张应宸部队里面的诸多低级军官之一。杨富贵也好,老太太也罢,他们可都是对当年东王麾下第一悍将齐王韦泽的赫赫声名如雷贯耳。那时候齐王韦泽在太平天国诸王里面排名第五,仅次于天王洪秀全、东王杨秀清、北王韦昌辉、翼王石达开。

当时的齐王韦泽除了在永安就立下诸多功劳一举成为检点之外,更是身为先锋抵达天京城。随后开辟淮河以北的广大地盘,又不远千里北上天津救回北伐军。接连击破满清诸路大军,摧毁江北大营。纵横万里,战必胜,攻必克。以人望而言,绝不在翼王石达开之下。

杨富贵当年不过是个小小的司马,天京之变后东王杨秀清被杀,齐王韦泽驰入张应宸旧部,振臂一呼,上万齐王老兄弟皆愿效死命。就连东王麾下的杨富贵也觉得跟着齐王有前途,投奔了齐王。接着齐王带领这万余人马堵在天京城门外索要与齐王有关的诸多人等。天王策动杀了东王之后感觉心虚,更畏惧齐王的威名,不敢与齐王交战,只能乖乖交出与齐王有关的家眷。杨富贵就跳船成功,奠定了现在的富贵。连老太太都跟着沾了大光,以女营士兵的身份成为开国功臣。

只是杨富贵并非是齐王嫡系,嫡系指的就是明确以韦泽为效忠对象的那批人。永安、安徽、最初南下广东,这三拨人最初都是以韦泽为唯一效忠对象。韦昌荣自然不用再说,永安的胡成何等人,安徽则有以沈心、王明山、丁汝昌等后起之秀,广东那波里面虽然就很靠后,可作为年轻一辈,像严复、邓世昌等年轻人也脱颖而出。杨富贵这种半路出家的就很尴尬,他的确是位列数万开国功臣之列,但是没人真的把他当成完全的自己人。齐王麾下与东王麾下之间的区别还是挺大的。

但是现在有了退休制度之后,局面又变了不少。只要退休,他们也就平等了。现在老伴凭白遭受受到欺辱,老太太可不愿意了。更听到了岳琳这么一个毛孩子,还是个女娃,只通过制度进行了简单的“报案”,居然就能让省委书记周正雄不得不做出让步。老太太觉得这是个能够学习的对象。她不得不问问这个问题。

岳琳其实最不想提的就是“报案”这件事,她选择这做法的时候哪里有什么把握,只是靠自己完全找不出要点,不得不把政治书上看到的内容挑了看似风险最小的一种拿来用。报案不是去挑战政府,而是真正以服从的姿态向政府求助而已。

“阿姨,我从来没想过要去打官司,我也没去打官司。只是我弟弟不见了,请求公安局帮我找人而已。”岳琳实话实说。

“听你所说,你知道是交警抓人,你就这么有胆子再去公安局么?”老太太和岳琳想的可不一样。

“行了,小岳不想说这事情,你就别问了。”杨富贵和老伴过了几十年,对自家老伴的那点心思有感觉。他从里面嗅到了一种不依不饶的味道,所以赶紧要岔开话题。

岳琳好不容易从此事里面挣脱出来,她也不愿意再陷进去。听老太太的问题过于敏感,岳琳接着杨富贵的话题解套,“阿姨,我只是去请公安局帮忙,可没有对交警有什么打算。对了,我还得回我的铺位看看,好像有东西忘在上面了。”

说完这话,岳琳起身告辞。杨富贵也赶紧起身送岳琳出去。等杨富贵回来,他老伴带着讽刺的口气说道:“看人家小姑娘年轻漂亮,你就这么热情啦。”

“说什么呢。”杨富贵知道自家老伴在意的根本不是这码事,他随便应了一句。

老太太也不认为自家老伴有别的心思,她的嘲讽仅仅是发泄自己另外的不满而已。见到杨富贵一副息事宁人的模样,老太太冷笑道:“人家小姑娘就比你有骨气,家里人被抓,她就敢去公安局报案。结果周正雄不照样乖乖放人了么。你有什么好怕的,他敢对你动手,你不揍他就算了。挨了打,咱们总不能这么算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