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4章 暗夜的呼唤(第3/4页)

“黄金就是这样被银行一步一步加工成纸,为了使人们相信这张纸等同于一定数量的黄金,国家就以法律形式加以确认,这种纸币就是国家发行的法定货币。法定货币的产生是黄金货币化的标志。”

“以大量进入我国流通并为我国国民所熟悉的美元为例,这张绿纸上面印着‘美利坚合众国将向其持有者立即支付美元,或者其他具有该作用的物品’的文字,此外还加上这是一种‘法定货币’的申明。法定货币的身份意味着政府在对其债权的清偿中接受这些纸,而且法院将把这些纸的支付看做是对以美元表示的债务进行的清偿。”

“美元这张绿纸,被美国政府接受为纳税手段和其他所有国家的收入工具,即美元债务的清偿。为什么在私人的产品与服务交易中,代表法定货币但却毫无价值的这些纸也能被私人接受呢?一个简单而正确的答案是,每个人都接受这些纸,是因为他坚信别人也会接受这些纸。这些纸具有价值,这是因为每个人都认为它们具有价值;而每个人都认为它们具有价值,是因为在人们的经历中它们之前已经具有了价值。”

“这一共同的被人们普遍接受的交换媒介,本质上却是一种社会惯例,这种社会惯例的存在完全归功于人们对这种可以说是完全虚构之物的广泛接受。”

“所谓的法定货币,实际上是由国家垄断性供给的一种公共商品。”

“对于一个国家而言,货币发行权是国家主权的基本体现。很多国家最早的金银币及后来的法定货币多以历史伟人肖像作为图案,正反映了这一点。政府通过强制独占铸币权和法定货币机制掌控国家货币,建立了中央银行和其领导下的商业银行的现代银行体制,进而管理以法定货币为核心的金融体系。”

“具体说来,法定货币有三种价值:一是国内购物能力的价值,即一个单位的法定货币能买多少东西,这个价值的变动表现为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最终体现为利率。二是信贷价值,银行贷款借来的信用值多少钱,标度为利息。三是对他国货币的价值,用汇率来衡量。这三种价值都是通过国家货币体制下的货币政策来实现的。”

“政府通过中央银行控制商业银行来实施货币政策,实现社会资源的配置,达到经济增长、控制通货膨胀(稳定物价)、充分就业以及国际收支平衡的宏观经济目标。从货币本质来讲,一国的法定货币即纸币,其实只是一个计量单位,本身并没有价值。如果非要说这张纸还是有价值的,那仅仅只是因纸币有印刷成本而具有价值(因为包含了劳动)。”

“不同国家发行的纸币所代表的黄金数量是不一样的,因为各国拥有的财富不一样。美国不一定拥有全世界最多的财富,但是现在,美元确是全世界使用最多的纸币。因为大量的美元在我国流通。美元这个记账符号和虚构之物不仅被美国自己广泛接受,也被占世界人口十分之一的我国国民所广泛接受。”

“一国的货币信用,实际上是国家信用的体现,包括地缘政治、经济实力、国家意志、外交谋略、军事地位和金融体系等国家实力,甚至包括文化和创新等内在的东西。”

“象美元代表着美国信用,而美元同样是美国的国家债务,是对美国债权的清偿的工具。就是说,当美国政府收到美元时,表示缴纳美元的人(或经济实体)与政府两清了。一国债务的清偿,必须使用本国的货币。在金本位货币制度下,黄金是任何国家都收的货币。既然是债务,货币的发行就是受到制约和限制的,实物财富是其发行的基础。政府发行货币,印的钞票越多,就表示债务越多。换言之,美国政府发行美元,个人取得以美元计价的工资收入或者企业取得以美元计价的赢利,最后都会变成储蓄或者其他货币资产再流回到中央银行。通过这样一个循环,就使用完了美元纸币的信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