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公使北上(一)(第2/3页)

巴夏礼虽然是英国首相巴麦尊的同乡,也是主张对华强硬的纺织业代表,但是也不能不顾虑国内军火商的声音,那些下议院的老头子们,对着巴麦尊无计可施,对付自己这么一个小小领事,要是自己让他们的利益受损,他们可以让自己永远地回不了英国本土,巴夏礼又不得不从善如流,带着两国两军部队掠过紧张万分的宁波府,到了上海。

如今的上海在小刀会起义失败之后,已然是列国的乐园,上海道道台丝毫不能管辖上海这个城市,除了自己的道台府衙,巴夏礼在这里如同在香港一般自由自在,更是没有理由没有机会发飙了,法美两国公使都很乐意听从巴夏礼的意见,先是派了火轮船驶过南京到芜湖投书给新任的两江总督,然后几个人就在巴夏礼这个中国通的带领下,优哉游哉地坐着中国人抬着的软轿子,游历起这个远东城市起来。

上海,阴有阵雨,西风。

几个人正去了城隍庙回来,葛洛对蟹黄灌汤小笼包十分激赏,回来的路上还在感叹不已,“这和法兰西的鹅肝一样,是绝世的美味!”巴夏礼微微瘪嘴,要是葛洛知道是最为丑陋的螃蟹中挖出来的东西造就的美味,估计他会吐地稀里哗啦的,不过巴夏礼一路同行和葛洛相处的极好,也就不去拆台子了,几个人到了葛洛的住所,倒了上好的白兰地,美国公使华若翰还拆了一盒正宗的古巴雪茄,准备把这个坏天气的下午消磨过去,三个人说到广东的妓女时候,忍不住嘿嘿地笑了出来。

酒到半酣,门外进来了巴夏礼的亲随,微微鞠躬,“领事先生,曾大人的回信到了。”

“约翰,拿给我,谢谢。”巴夏礼放下了酒杯,接过了中国在东南地区最有权势人的回信,打开看了起来,信很简短,不多会,巴夏礼就看完了,只见原来得意洋洋红光满脸的表情如同外面的天气一般,变得极差了。

巴夏礼冷哼一声,将手里的信撕碎,丢在火盆里,室内起了一团烟雾,“几位先生,中国人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推诿,就在信上,这位总督大人推脱着让我们这几位,这几位世界上最强盛国家的代表,返回到广州去,和那个敌视我们的新上任两广总督谈!”

“天方夜谭!”巴夏礼声调高了一些,柏贵因为投靠英国人的行为被皇帝免去了署理两广总督的职位,让原来的内阁学士、刑部侍郎黄宗汉担任两广总督兼通商大臣。黄宗汉他力主抗击英法联军,沿途广招义勇,经过泉州家乡时募集神枪手。到广东后,驻扎在惠州,立即联络绅民,办团练兵。在籍侍郎罗淳衍、京卿龙元僖、给事中苏廷魁与他密切配合,锐意收复广州,时人称之为“一督三绅团”。这样强硬的人是不会和自己和谈的,巴夏礼十分地清楚,“我受够了!两位公使先生,我认为中国人,特别在北京那个皇帝,还不明白我们三个国家联合起来,在这个地球上是什么样子的力量!”巴夏礼再次举起酒杯,示意几个人一起碰杯,“我们应该给这些愚蠢、傲慢自大的中国人,用我们的火枪火炮军舰好好上一课!让他们明白自己国家的一句话,什么叫做认清楚现实的人才是英雄!”三个水晶杯子峥的碰在一起,在半空中荡漾出莫名的光亮来。

……

“识时务者为俊杰啊。”穆杨阿拍了拍手,他对着英法两国人过宁波而不入的行为十分地满意,是的,他拍了拍自己前些日子担惊受怕干瘪下的肚子,满意地想着,之前局势危险的时候,他都已经在府里准备好一瓷瓶的鹤顶红了,要是英法两国有半点进攻宁波府的意思,自己就服毒自杀,坚决不能连累宫中的女儿,皇帝如今对着汉人、和武将都十分的宽容,对着满人是毫不留情,皇后的父亲当年被怀疑弃城而逃,皇后都受了好大的委屈,要是轮到自己这里,就算自己抱住了皇后的大腿,就算不死,恐怕也逃不了伊犁走一趟,穆杨阿十分清楚地明白,为什么洋人不和二十年前一样,一路望着北边攻打过来,为什么不攻打宁波府,半数的浙江财税和三分之一福建的财税都解到宁波府来购买外国枪炮,这才是英法联军没有攻打宁波的原因,相比较其他昏庸颟顸的官员,穆杨阿比较清楚地明白了其实商业行为庞大的话可以影响到政治和军事,不过这时候穆杨阿无暇理会这些琐事,他吩咐管着购买军火的师爷,“快快快,和城里的那些洋人们说,说本官要加三分之一的价格来购买火枪火炮!来者不惧,谁拿来多少,本官全部包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