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阿哥进学(一)(第2/4页)

“这一说,再好不过了。”贞贵妃欣然答说。

“我想就是他吧!”皇帝略带感慨地说,“大阿哥典学,原该隆重些,我本来想回了京再办,现在不能再耽误了!”

“那就让钦天监挑日子开书房吧。”

“不用,我自己来挑。”

皇帝平时读书,涉猎甚广,纤纬星命之学,亦颇有所知。当时从双喜手里接过时宪书,选中四月初七入学。日子挑好了又商量派人照料书房,这个差使落到御前大臣景寿身上。景寿尚宣宗第六女寿恩固伦公主,是皇帝的姐夫,宫中都称他“六额驸”,秉性沉默寡言,不喜是非,由他以懿亲之尊,坐镇书房,既不会无端干预师傅的职权,又可叫大阿哥心生忌惮,不敢淘气,是个很适当的人眩于是第二天早晨,皇帝驾到御书房,先写好一张朱谕放着,然后召见军机。

军机大臣由怡亲王载垣为首,手捧黄匣,焦祐瀛打帘子,依次进殿行礼,未等他们有所陈奏,皇帝先把一道朱谕交了给侍立在旁的肃顺。

这道朱谕,连肃顺事先都不知道,接在手里,先略略看了一遍,随即往御书案旁一站,双手捧起,等军机大臣都跪好了,才高声宣旨:“大阿哥于四月初七日入学读书。

着李鸿藻充大阿哥师傅。钦此!”

念完了把朱谕放入黄匣,捧交怡亲王,好由军机处转移内阁,“明发上谕”。

……

杏贞看着帆儿把带到行在的东西检阅了一番,神色有些恹恹,帆儿直起了身子,见到皇后的神色,便指挥着太监把送到行在的东西搬出去,走到杏贞的旁边,“娘娘,您这是怎么了?”

“大阿哥都进学了。”杏贞有些落寞,“我这个做母亲的倒是没见到。”

“娘娘担心什么,过些日子就回銮了,到时候大阿哥不是也要日日来娘娘面前尽孝?”帆儿宽慰皇后,“到时候娘娘有着皇上大阿哥常伴左右,这日子就舒坦了。”

“希望如此吧。”杏贞也是安慰自己,其实每个人对于妖魔鬼怪都不会太过恐惧,最恐惧的不过是未知的未来,和无解的世界,如果未来就像是一本故事书,能一眼看到结局,那样人们就不会对未来产生恐惧了,咸丰皇帝已经避免了火烧圆明园割地赔款的烦恼,必然不会像历史上那样再早逝吧?杏贞这么地安慰自己,就此放下,就这样一个人安心地呆在京师之中,好好过自己的日子吧。

自开春之后,皇后就再也没有上折子要求来行在,只是在宫中静养,除了三月份,去先农坛参加皇后主持的祭蚕礼之外,连圆明园都没有去过,只是杜门不出。

到了四月初六,大阿哥入学的前一天,皇帝特为召见大阿哥的师傅李鸿藻,有所垂询。

等李鹏藻奏报了大阿哥入学准备的情形,皇帝表示满意。又问:“高宗纯皇帝的圣训,其中有一段关于皇子典学的话,你可记得?”

“臣谨记在心,不敢忘!”

“念给我听听。”

这是有意考“师傅”了,李鸿藻应声:“是!”然后凝神略想一想,用极清朗的声音背诵:“乾隆元年正月二十四日,上谕皇子师傅大学士鄂尔泰、张廷玉、朱轼、左都御史福敏、侍朗徐元梦、邵基:‘皇子年齿虽幼,然陶淑涵养之功,必自幼龄始,卿等可殚心教导之。倘不率教,卿等不妨过于严厉。从来设教之道,严有益而宽多损,将来皇子长成自知之也。’”

“对了!”皇帝点点头,“我要告诉你的,也就是这些话,俗语说:‘开口奶要吃得好’,你是大阿哥启蒙的师傅,别辜负我的期望!”

李鸿藻赶紧免冠碰头,诚惶诚恐地奏答:“臣敢不竭驽骀,上答天恩!”

皇帝又转脸对站在御书案旁边的御前大臣,六额驸景寿说:“书房里固不宜热闹,可也不宜于太冷清。阿哥有个伴读的人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