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1章 投名之状(一)(第2/3页)

“吏部准备好了。”文祥拿了一个片子出来,“就等着王爷瞧瞧呢。”

……

“什么叫情理之中?”太后微微皱眉。

“白莲教数百年之间潜伏至今,仍然未曾断绝道统,必然有其独到之处。”

“这话没错,西方有哲人曰,存在必然合理。”太后说道。

“存在必然合理?这话妙。”王恺运眼中精光一闪,“虽然愚弄百姓,颇有装神弄鬼的招数,可在明眼人看来,雕虫小技,不堪一提,如今西风东渐,民智也渐渐打开,这装神弄鬼的招数也越发不能用了,况且,相比前明,白莲教为患本朝者,只一个唐赛儿而已,虽然微臣不知道白莲教如何,只是听闻太后这么一说,觉得这白莲教,若是能降服之,亦可入新疆!”

太后微微思索这事儿的可行性,若是真如此,怕是朝廷内外要炸起来……想了想,说道,“白彦虎身死,是白莲教下的手,又送了人头入京。”又把当年在官道上偶遇那个道士的事儿说了出来,“你以为,这白莲教是什么用意?”

王恺运细细思索,“若是如此。”眼神之中精光四射,“怕是白莲教有了降伏之心了!”

“白彦虎的人头就是投名状!”王恺运斩钉截铁得说道,“若非如此,怎的会冒大风险,去杀一个和自己毫无关系的白彦虎呢?白彦虎身死,东疆反掌之间就可平定,可谓有大功于社稷。”

太后心里原本也有这样的想法,只是一直不敢确定,难不成自己的王霸之气终于要爆发出来了,若是白莲教归顺,可是一番大功绩!太后美滋滋得说道,“白莲教若是归顺,让他传教又有何妨,只要不再做颠覆朝廷的邪教就是,难就难在如何确定白莲教不会有别的想法?”

“西进传道之事,刚刚传了点消息出来,白莲教就如此主动,可见其心颇急,白彦虎这样的大礼,必然不是白拿的。”

王恺运说道,随即拱手,“新入太后幕下,未立寸功,这事既然是微臣办的,就请太后让微臣和白莲教联系,微臣一人出面,不损朝廷威严,又可探问消息,必然要知晓其真心。”

“甚好,这事儿就交给你办。”太后站了起来,回过头吩咐站在身后的德龄,“德龄,你叫人打听着,总要联系这些人才是。”

德龄既然有了宣礼处,自然不用担心,找不到这些人,也不用说要剿灭,只要传递信号,想必是可以的。

德龄深深的看了王恺运一眼,随即低头应下。“嗻。”

“号外!号外!”报童兴奋得在人群之中穿来穿去,手里高高得举着一摞报纸,“荣禄将军大展神威,白彦虎斩首,首级报捷到京!”

不少人来了兴致,花上十几文钱连忙展开阅读,边上的人抢不到的,踮着脚尖围着别人伸直了脖子瞪着眼看,“好呀。”一个读书人模样的青年拍着手,“报纸上说的清清楚楚,白彦虎一死,这大军就可以顺利入疆了,再也不用困顿在玉门关白白浪费粮草,真是天佑大清!”

这个人说完就被人围住了,七嘴八舌的问:“这白彦虎听说是甘肃逃过去的,之前又诈死过一次,这次会不会又是诈死?”

“是啊,听说白彦虎是白虎精转世的,专门在西方祸害百姓的,这白虎不就是该在西方吗?”

那个青年摆摆手,得意地说道,“平时叫你们多看报纸,若是看不懂,就叫人读了给你听就是,茶馆里有的是说书先生,什么白虎精?不过是一个匪首罢了,仗着和阿古柏都是信回教的,在甘肃被僧王打败,苟延残喘到了新疆投靠了阿古柏,又在玉门关外阻扰大军,如今正是该死的时候了!话说诈死,想必是不会,这报纸上说的清楚,荣禄将军千里奋进,一举突袭白彦虎部,白彦虎全军覆没,白彦虎突围不成这才自刎身亡,人头也是验过了,想必是不会再有诈死死灰复燃这样的事情了!”